[导读]:其中,国投瑞银稳定增利债券基金下半年已实现收益4.23%。截至8月30日,该基金过去两年以18.58%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2;国投瑞银融华债券基金过去两年以43.14%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1。
两只利率债基金大卖!
三季度资管业务排名出炉 两家公募非货基金规模增超千亿元
国投瑞银优化增强债券基金于今日结束募集。晨星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30日,下半年以来47只普通债基整体平均收益率达2.79%。其中,国投瑞银旗下两只债券基金表现不俗。
11月6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对比第二季度数据来看,排名前20家的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整体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而基金管理机构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整体则较上一季度有所减少。从中基协公布的基金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来看,仅有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机构的月均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2024-11-08 00:37:00)
中基协最新发布2024年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与二季度相比,非货公募月均规模二十强的基金公司中,前五的位次不变,且规模环比增长;前二十强中,有2家公司的月均规模环比提升超千亿元银河期货三季度月均规模也增加了59.81亿元,至81.7亿元,环比提升了10个位次至第八;永安期货则提升了5个位次至第十四,月均规模达到33.18亿元,较二季度增加12.21亿元。(2024-11-07 17:03:00)
“回本就赎回”成了这一轮市场反弹后部分基民的选择。在一家基金公司工作的小秦近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身边的亲戚朋友几年前咨询的内容普遍是“什么基金可以买”,现在却更关心“能不能把手里的基金不亏本卖了”上述头部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募基金行业需坚守业务本源,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供给、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形成适合各类投资者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24-11-04 07:28:00)
今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共计12169只,资产净值达31.583万亿元,环比今年二季度末增加2.88%,同比增加16.35%。展望四季度,博时金融科技ETF三季报显示,相对于基本面,股票价格通常提前反应,在市场情绪回暖、企业盈利预期改善的背景下,股票市场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在投资者风险偏好大幅改善背景下,金融科技板块短期表现较好,但需注意其波动风险。(2024-10-31 00:37:00)
随着股市回暖,固收+基金净值也在反弹,有基金在近一个月半月内涨幅超35%。在此背景下,公募机构布局固收+基金的意愿也正在增强。不过,也有一资深债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双基金经理配置也存在一些弊端。他称,“我目前管理的‘固收+’基金就没有多配置一名股票基金经理。(2024-11-12 14:42:00)
10月债基发行遇冷,新发数量和规模均降至今年以来新低。存量债基也面临较大赎回压力,规模大幅缩水,不少债基在5000万元的清盘线下“挣扎”。未来债基的配置价值如何?“从投资者持有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权益基金,债基一个明显特征是波动小,择时的难度和必要性相对较低。(2024-11-11 01:34:00)
随着权益市场的升温,资金也在快速腾挪,股债跷跷板效应开始显现。10月以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超过580亿元,新发权益类基金诞生多只“30亿爆款基”。除了债券基金以外,部分跨境ETF也遭遇赎回。据Choice测算,自10月以来,截至11月5日,大成纳斯达克100ETF、招商纳斯达克100ETF净赎回额均超过5亿元。(2024-11-07 01:31:00)
又有私募出手自购了!11月6日,思睿集团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和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信心,以及与投资者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原则,公司旗下私募管理人海南思瑞及员工已于近期申购自有产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产品主要投向国内权益和债券市场。此前林园投资曾在2023年10月16日发布跟投公告称,基于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看好以及对旗下基金产品的充分信心,即日起公司或实控人林园本人将跟投公司旗下所有产品新增净申购额的20%,之后公司又在同年11月29日公告表示该部分跟投份额公司及实控人林园承诺永远不主动赎回。(2024-11-07 0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