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基金看来,央行发言说明这种“钱荒”的状态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甚至可能成为未来的常态,虽然有利于淘汰和优化某些资产负债表不健康,现金流较差的行业公司,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良性发展,尤其是对于目前复苏乏力的经济增长不可避免。
重点布局权益类产品 今年以来新发基金规模破万亿元
兴证策略:近期主动偏股型基金或正在加速向TMT板块调仓
在直销渠道购买可享“0申购费、0赎回费” 多只热门指数基金增设I份额
近日,多只热门指数基金密集增设I类份额近日,国泰、银华基金旗下中证A500ETF联接、中证A50ETF联接、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等多只指数基金产品宣布增设I类份额。在沪上一位基金人士看来,从费率角度而言,I类份额具备显著的让利属性,对投资者而言是利好,对于基金公司直销平台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引流尝试。(2024-11-13 11:57:00)
10月债基发行遇冷,新发数量和规模均降至今年以来新低。存量债基也面临较大赎回压力,规模大幅缩水,不少债基在5000万元的清盘线下“挣扎”。未来债基的配置价值如何?“从投资者持有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权益基金,债基一个明显特征是波动小,择时的难度和必要性相对较低。(2024-11-11 01:34:00)
财联社11月9日讯A股高开低走,半导体ETF领涨市场。截至11月8日收盘,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领涨市场,最高涨近7%;新兴产业、大数据产业、高端设备等主题ETF也涨幅居前。“而半导体产业链中,最核心且最‘卡脖子’的就是上游设备领域,加上目前科技依然是国内政策最为鼓励的方向,半导体上游有望获得更多资金、政策支持,国产化逻辑仍是短期投资的重点。”该公司表示。(2024-11-09 12:41:00)
7日,一张关于高毅资产的截图在业内快速传播。截图显示,高毅资产相关人士表示,当前晓峰系列产品均有不同程度收益,可以考虑落袋为安,重新调整资产配置。从调研个股来看,立讯精密是10月以来百亿级私募调研频次最高的公司,劲仔食品、九号公司、海康威视、中宠股份等公司的被调研频次则紧随其后。(2024-11-08 03:00:00)
具体操作方面,银华多利基金表示,将流动性安全放第一位,在充分预防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压力前提下,密切关注货币类基金相关政策方面的变化,通过对市场的研究预判,增加波段操作以提升组合静态收益。(2017-01-26 03:31:00)
《管理办法》还规定,当负偏离度绝对值达到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使用风险准备金或者固有资金弥补潜在资产损失,将负偏离度绝对值控制在0.5%以内。(2015-12-24 03:11:00)
同时,当负偏离度绝对值达到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使用风险准备金或者固有资金弥补潜在资产损失,将负偏离度绝对值控制在0.5%以内;当负偏离度绝对值连续两个交易日超过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采用公允价值估值方法对持有投资组合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或者采取暂停接受所有赎回申请并终止基金合同进行财产清算等措施。(2015-12-21 03:30:00)
另外,由于ETF有连续的申购和赎回机制,一旦出现价格严重偏离价值的情况,投资者利用申购和赎回即可套利,可自动纠正高溢价和负溢价,因此不会出现被暴炒的情形。(2015-07-24 10:13:24)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股份回购报告,多只重量级基金产品的最新调仓动向浮出水面。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华夏远见成长一年持有,祁禾管理的易方达环保主题,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四季度进行了调仓尚太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26.75%。太平洋证券研究所估计,公司三季度的销量为6.45万吨,环比增速超过20%,其中快充产品占四分之一左右,后续有望逐渐往上提升(2024-11-16 00:00:00)
一位指数基金经理认为:“对ETF来讲,如果规模更大,流动性相对也会更好,相应地交易成本更低。(2024-11-16 07:39:00)
自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以来,A股走强趋势明显。不仅A股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气高涨,一个多月来北交所的股票整体涨幅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北交所也持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10月10日,北交所官网发出多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书和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违规减持采取处罚措施。(2024-11-16 02:07:00)
需求边际下降,库存维持下降趋势。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877.60万吨,环比降14.10万吨;产量861.49万吨,环比降5.79万吨;总库存1218.79吨,环比降16.11万吨,总库存维持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维持“增持”评级。长期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的钢企将充分受益;在环保加严、超低排放改造与碳中和背景下,龙头公司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将更加凸显。(2024-11-16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