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主动权益基金逐渐丧失的A股定价权,正被以ETF为首的被动基金重新拾回。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规模双双下滑,严重的信任危机也随之而来,公募基金“丧失A股定价权”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许之彦强调,ETF对于公司整体的运营管理、投资运作要求更高,随着入局ETF市场的机构越来越多,ETF的投资和运营风险还需引起市场的更多重视。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主动权益基金逐渐丧失的A股定价权,正被以ETF为首的被动基金重新拾回。
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规模双双下滑,严重的信任危机也随之而来,公募基金“丧失A股定价权”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不过,随着产品体系不断完善与行业规模迅速扩张,一些ETF逐渐替代主动权益基金成为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最大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展示出较为显著的边际定价能力。
ETF越长大越能定价
当前,权益类ETF的规模首次超过3万亿元,在A股的定价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今年以来,资金借道ETF持续涌入A股。前三个季度,股票型ETF吸金超9000亿元,为A股市场带来了显著的增量资金。截至目前,国内已有8只股票型ETF规模超过千亿元,规模超过百亿元的ETF数量则高达35只。
从产品设计上看,ETF对行业主题方向有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叠加增量资金不断涌入,ETF无疑对所持仓的成份股有了较高的定价权重。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