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月中旬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社融等经济数据,常被投资者视为观测宏观经济热度的温度计,广泛影响着资本市场情绪面。当然,尽管社融数据释放了诸多积极信号,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还面临国内需求不足、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等挑战,这既需要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加力,也需要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以共同促进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每月中旬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社融等经济数据,常被投资者视为观测宏观经济热度的温度计,广泛影响着资本市场情绪面。其中,社融作为资本市场“买方力量”长期跟踪的核心指标之一,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其不仅反映了某一时间段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反映了企业和居民的“借钱”热度。
从8月份社融数据来看,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强化逆周期调节,引导金融业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进一步分析最新社融数据以及监管部门对社融数据的解读可以发现,其释放了三大积极信号。
其一,社融“量稳价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
当然,市场不仅关注社融余额增速,也关注社融增量变化。今年前8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42万亿元,同比少增3.57万亿元。一些投资者疑惑的是,增量减少是否意味着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减弱?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