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周,银行板块出现较大调整,中证银行指数更是创下年内最大周跌幅纪录,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庄腾飞也表示,未来三至五年,红利资产仍具备提供稳定低波的中低收益的能力。同时,红利资产的收益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那些具备全球定价能力,有实物资产属性的周期红利方向是长周期更优选择,投资者可以利用闲置资金进行中长期定投,进而分享长期收益。
本周,银行板块出现较大调整,中证银行指数更是创下年内最大周跌幅纪录,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银行股等红利资产是公募基金重要的配置方向之一,多位基金业内人士指出,在LPR下调、银行存款端利率下调预期落地后,近期银行股出现短期震荡。不过鉴于银行板块高股息特征有底层逻辑支撑,中长期看仍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中证银行指数创下年内最大周跌幅
从中证银行指数表现来看,本周该指数3个交易日收跌,2个交易日收涨,周跌幅达3.11%,创下年内最大周跌幅纪录。
本周银行板块出现较大震荡。其中,7月22日银行股出现集体下跌,此后又持续回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股价纷纷创下历史新高。但临近周五银行股再次出现下跌,7月26日央企银行板块跌幅超2%。
消息面上,7月22日,央行宣布将一年期、五年期以上LPR下调10基点,分别降至3.35%、3.85%;同时,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7月25日,六大国有银行集体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7月26日,招商银行、平安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