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继封顶薪酬金额降至120万元的消息传出后,又一条关于公募退薪的传闻在市场流传。近期,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有市场传闻称,“有公募要求,2023年已发薪酬超过290万元的部分需要退回”有大型公募从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目前市场中流传的“小作文”非常多,且大多数都真假难辨,但行业成本压缩和员工降薪或已是大势所趋。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国泰君安:地产进入新阶段 预计资产整合和重组将成为接下来的看点
朱雀基金董事长变更不公告?合规吗?11月来孙建波、冯明远等多位公募高管变动
周末要闻汇总:国常会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举措
继封顶薪酬金额降至120万元的消息传出后,又一条关于公募退薪的传闻在市场流传。近期,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有市场传闻称,“有公募要求,2023年已发薪酬超过290万元的部分需要退回”。事实上,年内关于公募限薪、退薪的传闻从未停歇。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募限薪传闻四起,可能是市场监管加强和行业薪酬制度逐步走向透明化的一种体现。市场流传的小作文较多,但大多数都真假难辨。不过,成本压缩和降薪已是大势所趋。
部分公募机构即将降薪的传闻尚未平息,新的“动态”又来了。近期,有市场传闻称,“有公募要求,2023年已发薪酬超过290万元的部分需要退回”。不过,针对此事,多家公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还未听说有相关情况。另有公募机构称,即使情况真实存在,或仅限于高管和少数绩优基金经理。
回顾此前,今年5月,就有媒体报道称,已有多家公募上报薪酬方案,其中,银行系公募降幅明显,有机构上报的年薪上限仅120万元,也有机构上报的年薪上限为200万—500万元不等。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