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此轮油价下跌中,一些大宗商品的基金经理因为操作失误而折戟,陈开平认为这或许与他们在经历1990年代至2008年的商品牛市后,形成定式思维,认为商品的价格会有底线有关。
“对于大宗商品交易,我想知道的是未来几个月世界最可能是怎样的。这需要打开想象力,通过对每一个影响因素进行概率分析,从而描绘出一个大致的图案。”陈开平对记者说。他现在是一家对冲基金负责大宗商品交易的基金经理。
商品市场充满魔力
作为清华工程和经管专业双学位学生,读本科时,陈开平就对金融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通过数学的方式解读各种经济问题。此后他前往美国卡耐基梅隆攻读金融工程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时加入了雷曼兄弟,进行天然气和电力的交易。商品市场关系到国计民生,又涉及宏观微观方方面面,他觉得很有意思,一头扎了进去。
2008年陈开平加入一家对冲基金,交易天然气。他观察到美国的页岩气发展对天然气市场影响巨大,页岩气产量的上升将导致天然气价格下跌,于是做空天然气。2008年天然气价格还在1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附近的高位,此后受页岩气产能提高影响,价格一路下滑,到2008年底跌破了6美元。那时对于很多天然气市场的老手而言,凭借以往的经验,6美元已经是历史低点,他们不再做空。陈开平作为一个新人,反倒无所顾忌,继续一路做空,市场也如他所预期的继续走低。他管理的基金赚了不少钱,并因此受到老板器重。2010年天然气价格波动剧烈,陈开平在实践中学到了更多的技巧。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