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基金公司在迷你QDII产品上的奢华配置徒增成本而无实质业绩贡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与公募基金公司将A股迷你基金给予新兵练手不同,尽管许多QDII产品体量迷你、规模增长潜力弱,但是在基金经理人选、数量和境外投顾岗位的门面上,许多基金公司反差性地给予顶配,这种顶配带来的业绩贡献却远逊于市场预期。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QDII亦是如此,该产品规模较大,2021年的管理费收入为5436万元,2022年管理费收入为7240万元,2023年上半年的管理费收入为3856万元。尽管该产品截至2023年12月末持有的美国上市公司仓位高达33.52%,但该基金仍无兴趣聘请境外投资顾问。
华夏大中华企业(600675,股吧)精选的基金经理黄芳表达了对成长股的看好,她认为,很多成长类企业基本面并未恶化,只是被市场负面情绪影响或被动卖出导致股价大跌,有的甚至砸出“黄金坑”,是逢低买入的好时机。市场极度悲观和恐慌卖出很可能伴随着阶段性底部,悲观情绪过后,好行业优质公司股价将率先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