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强劲的机构资金回补下,前期遭基金减仓的港股低位品种已普遍开始反弹翻倍。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港股行情中基金抱团股走势开始显著落后于前期被基金大量减仓的成长赛道“差生”,包括明源云、东方甄选、阜博集团、阿里健康、微盟集团、微创机器人、海伦司等,股价普遍实现翻倍,而年内财报业绩亮丽、基金抱团集中的品种则在股价反弹上显著落后。“我们对于估值处于低位且具备较强弹性和成长性的行业和标的,也会更加关注。”熊潇雅强调,当前整体仓位维持平稳,主要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获取超额收益,并通过自上而下的行业研究及宏观研究进行配置决策(2024-10-03 06:56:00)
标签:
自下而上
港股
品种
股价
弹性
业绩
持仓
投资
-
公募基金2024年中期报告披露完毕,基金的全部持仓得以曝光,基金经理调仓换股的路径和“打法”也得以全部展现。国联优势产业基金经理郑玲表示,A股很多股票的估值已经回落到历史相对低估区域,下半年是自下而上选择好公司的时机。(2024-09-02 01:52:00)
标签:
重仓股
经理
持仓
低估
公司
包括
-
尽管近期市场波动加大,但公募基金的调研热情却在提升。据统计,7月公募基金调研数量超4800万次,环比6月的增幅为18%,其中电子等行业成为机构的“最爱”。“现在我还是坚持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行业配置,通过深入评估持仓个股的基本面,以识别和利用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表现差异,从而确保投资组合的个股特性得到充分体现,并增厚阿尔法,从而对冲市场的整体风险。”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高楠说。(2024-08-03 00:00:00)
标签:
调研
行业
投资
关注
公司
个股
提升
-
对于过去的二季度,丘栋荣仍不吝笔墨,谈及在转型、债务、地缘等充满挑战的背景下,经济或市场非稳态,权益资产表现更为分化,几年之前略显鸡肋的红利资产是今日的“明珠”,风浪中大船更如磐石而扁舟飘摇不定。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化解风险是重要的宏观背景,当下普遍看重确定性,而保持在场且敢于想象的难度颇高。另外,中庚小盘价值重点关注中小盘成长股和价值股。丘栋荣坚持三条标准,即需求增长、供给收缩、细分行业龙头,自下而上挖掘出真正的低估值小盘成长股和小盘价值股,比如机械、农林牧渔、医药制造、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基础化工、国防军工、汽车零部件等;中庚港股通还重点关注业务成长属性强、未来空间较大的医药、互联网股和智能电动车等科技股。(2024-07-19 16:04:00)
标签:
价值
重仓股
股份
港股
二季度
小盘
产品
-
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密集下调ST股票的估值,部分ST股票估值被调整为0。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在监管趋严背景下,投资生态也将随之改变,上市公司纳入股票池的标准将更严苛,基金经理要提高自下而上的选股能力,与优质企业共成长在富国基金看来,对于公募基金而言,核心竞争力是在投资中能够挖掘到好公司,并与好公司一起成长。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为公募行业提供了更好的投资土壤,行业将更容易挖掘到有成长性的优质企业,这将成为公募基金获得超额收益的源泉。(2024-07-04 01:25:00)
标签:
估值
公司
股票
退市
风险
进行
投资
-
7月第二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部分资金继续选择兑现离场。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向数据显示,在周二震荡行情中,出现超10亿元资金净流出。在华夏基金看来,下半年随着全球宏观基本面新格局的重塑,改革政策自上而下不断深化,新产业自下而上的新变化不断增加,即便在震荡中,也不怀疑市场新价值正在酝酿中蓄势。(2024-07-03 14:24:00)
标签:
净流入
资金
流出
股票
市场
-
中信建投研报称,5月已公布的经济数据整体偏弱,地产新政出台后销售数据改善幅度也不大,预计二季度经济基本面维持弱复苏状态。考虑到国内7月两大会议有望进一步定调稳定经济,政策有望持续托底,而海外已经逐步开启降息周期,整体市场我们依旧保持中性乐观。配置建议:考虑到国内7月两大会议有望进一步定调稳定经济,政策有望持续托底,而海外已经逐步开启降息周期,整体市场我们依旧中性乐观。行业配置上,考虑到7月逐步进入到中报业绩期,我们结合自下而上梳理的行业业绩情况推荐:(2024-07-02 07:46:00)
标签:
业绩
整体
有望
中报
经济
行业
-
时光飞逝,仿佛须臾之间,我们即将挥手作别2024年上半年。这半年间,A股从“极端”行情到“绝地反击”再到波动回归,从3000点到3000点再到3000点,其间的曲折与坎坷,只有那些身处其间的投资者才能真切感知下半年,随着全球宏观基本面新格局的重塑,改革政策自上而下不断深化,新产业自下而上的新变化不断增加,在震荡中,我们也并不怀疑,市场新价值正在酝酿中蓄势。(2024-06-28 08:31:00)
标签:
市场
周期
投资
增速
价值
板块
红利
基本面
-
近年来,ETF基金数量规模持续增长。相较其他公募产品业务,ETF及指数业务是当下景气度最高、最具发展空间的方向之一。投资者对于美股产品了解不多,认知更多集中在明星个股,其在进行ETF投资时大多是自下而上出发,首先筛选认知度高、股价表现亮眼的明星个股,之后倒推寻找个股权重占比高、行情走势同个股走势高度相关的行业ETF标的(2024-06-22 00:04:00)
标签:
投资
产品
逻辑
市场
市值
偏好
规模
投资者
-
12月21日,华安证券2024年资本市场投资年会在深圳举行。在此次年会期间,华安证券研究所策略、医药、电子、食品饮料行业的多位首席分析师,就各自研究领域明年的思考,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展望2024年,消费整体将延续复苏态势,但在内部结构上‘分化’或将加剧。具体表现为,短期内,经济环境有序恢复背景下,处于成熟期的行业表现为挤压式竞争,不同的企业战略、产品定位、价值分配等将直接影响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因此自下而上的研究将成为投资上更有效的方式(2023-12-22 11:11:00)
标签:
创新
医药
行业
市场
政策
经济
行情
预期
-
股票私募仓位逐步提升。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8.73%,较上周加仓0.18%。其中,50亿规模股票私募加仓力度非常大,加仓至76.29%。磐耀资产则建议,整体还是要规避宏观相关的顺周期方向,规避机构持仓较多的内卷方向,做好自下而上选股,聚焦军工、医药和科技等宏观周期弱相关的方向。(2023-12-18 21:53:00)
标签:
股票
仓位
周期
机构
方向
规模
监测
-
中金公司表示,三季度A股受海外紧缩预期变化、国内经济内生动能遭遇阶段性挑战等因素影响下有所调整,与此同时中国稳增长相关政策持续加码,8月增长数据初显改善。近期来看,虽然十一长假期间海外紧缩预期进一步加强、全球权益资产价格波动较大,但考虑到当前内需已呈现边际企稳迹象,稳增长相关政策仍在发力,我们认为对四季度市场不必过于谨慎,注重阶段性与结构性机会。配置建议:温和复苏环境下关注基本面先行改善行业。当前中国经济显现边际修复迹象,叠加稳增长相关政策仍有进一步加力的可能,我们认为政策重点支持、基本面有望迎来改善的行业可能会成为市场的交易主线;存在产业催化的部分科技成长细分领域建议结合景气度预期做自下而上布局(2023-10-09 07:33:00)
标签:
边际
行业
增长
预期
政策
基本面
紧缩
阶段性
-
今日,医药生物板块大幅走强,CRO、减肥药、肝素等板块涨幅居前,CRO概念板块盘中暴涨约5%。医药的“至暗时刻”似乎已经过去了。东方证券分析师张书铭表示,在趋势赛道上,顺周期板块具备抗跌韧性,关注细分以周期为主,其余关注各行业蓝筹龙头。医药板块短期攻守兼备,白马偏防守,板块内自下而上的挖掘作为进攻。(2023-09-27 13:30:00)
标签:
医药
板块
行业
生物
龙头
混合
创新
关注
关联基金:
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
中银医疗保健混合A
-
长时间低位震荡的医药板块指数最近一个月出现强势反弹,医药主题基金借势翻红,不少产品成功“回血”。业内认为医药行业迎来布局良机,并看好中长期机会。东方证券分析师张书铭表示,在趋势赛道上,顺周期板块具备抗跌韧性,关注细分以周期为主,其余关注各行业蓝筹龙头。医药板块短期攻守兼备,白马偏防守,板块内自下而上的挖掘作为进攻。(2023-09-27 00:34:00)
标签:
医药
混合
板块
医疗保健
行业
中长期
关联基金:
富国医药成长30股票
国泰创新医疗混合发起A
国投瑞银医疗保健混合A
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
中银医疗保健混合A
-
中信证券:经济拐点显现,积极提升仓位随着落地政策起效和后续政策接力,经济拐点和修复趋势将不断被数据验证,价格拐点已经出现,外部的扰动将逐渐消退,外资流出的趋势将逐步逆转,当下市场风险收益比佳,底部区域特征清晰,建议忽略短期波动,积极提升仓位,围绕地产、科技、能源资源三大产业主线积极布局。整体来看,2023年股市微观资金格局并不弱,市场弱的本质原因或是主动型基金经理自下而上找不到较好的景气度赛道,随着政策反转,顺周期板块的逻辑逐渐加强,自下而上的产业逻辑也会逐渐加强,未来1-2个季度,可能会出现微观流动性充裕和经济预期回升的共振。(2023-09-11 00:06:00)
标签:
政策
市场
预期
经济
流出
周期
风险
反转
-
中金公司8月16日研报指出,目前A股市场经历回调后,我们认为再次展现出底部信号。1)沪深300估值再度回调至历史低位,对应股权风险溢价重新接近历史均值上方0.9倍标准差的水平;2)市场日度成交额重新跌破7000亿元,交易额对应自由流通市值换手率低于2%,处于历史偏底部区间;3)年初以来较为强势的TMT板块近期补跌的特征较为明显,强势股补跌也是A股市场常见的偏底部特征。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当前位置已经计入较多偏谨慎预期,后市来看虽不排除情绪影响下市场短期仍有波动风险,但下行空间较为有限,如果政策应对得当,当前位置机会大于风险。配置方面,近期价值风格略好于成长但结构有所分化,我们建议结合后续政策环境,继续关注可能受益于预期变化的领域,如地产产业链等,中期结合供需格局、库存周期自下而上选择基本面改善弹性大的行业仍是重点思路。(2023-08-16 07:29:00)
标签:
资金
二季度
市场
低位
风险
净流入
北向
预期
-
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外资公募产品投资情况随之浮出水面。贝莱德中国新视野二季度杀入人工智能板块,重仓股中出现多只AI概念股身影。贝莱德基金则表示,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会着重在与整体宏观经济关系不大的行业板块中寻找投资机会,也会自下而上挖掘独特的个股成长逻辑。(2023-07-26 05:21:00)
标签:
板块
二季度
重仓股
季报
表示
仓位
新视野
-
中金公司指出,近期景气回落催生新一轮政策预期,叠加较低估值与仓位,地产股绝对与相对收益皆有支撑。经营环境危与机并存,开发商个体间分化深度演绎。对于以央国企为典型代表的土储侧重高线城市、财务压力可控的房企,我们认为其今年仍有望基本实现既定销售目标,但销售端利润率同比去年或难有明显改善,报表端利润率则仍处筑底阶段(2023-07-17 07:26:00)
标签:
销售
复苏
认为
维度
城市
利润率
政策
-
“我对市场的看法是,去年市场系统性的风险已经释放得比较充分,今年无论如何,市场环境还是比去年要好很多。我认为可能到年底市场表现还不错。董承非表示,今年已逐步把仓位加高,没有减仓,权益仓位约7成,持仓方向为低估值高分红及部分自下而上长期看好的公司。(2023-06-18 11:24:00)
标签:
市场
配置
板块
认为
持仓
行业
可能
-
最后是复苏链机会,一个是地产链复苏,一个是消费复苏。陆文凯表示,地产方面接下去会进入基本面兑现阶段,其中存在很多自下而上选股的机会;而消费复苏层面,整体偏谨慎,因为本轮消费估值修复程度超预期,但其中也有一些供给侧变化没有被市场关注到、可以自下而上挖掘的方向。(2023-05-26 00:00:00)
标签:
周期
复苏
估值
自下而上
机会
消费
行业
方向
-
1、当前医药行业现状如何?今年是否有较大的投资机会?刘子婕:从医药板块整体的估值水平来看,当前处于历史25%分位,是相对低估的状态;由于医药有3000+亿的行业主题基金规模,机构对医药行业整体超配,部分优质标的拥有较为明显的溢价,但是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全行业基金对于医药仍处于低配水平另外,好的医学肯定不只是处方做手术,好的医学一定是有温度的医学。比如女性的某些疾病可能需要切除子宫,但如果考虑到她作为母亲、姐妹、女儿等社会角色,直接切除子宫可能并不是最优解,好的医生可能会选择相对更复杂、耗时更长的方式帮她保留子宫,这是AI永远不可能发展到的程度(2023-05-11 09:13:00)
标签:
医药
行业
估值
板块
研究
可能
-
被称作“专业基金买手”的公募FOF,其基金配置变动备受市场关注。近日,全市场408只公募FOF产品密集披露了2023年一季报,FOF产品在2023年一季度期间配置基金的情况也首次出炉。对于2023年二季度FOF基金的投资策略,国金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表示:“二季度,具体可以关注自上而下为主,成长行业轮动特征较明显的基金;自下而上为主,选择高成长个股,以个股阿尔法累积收益,同时在行业调整比例上较低、配置相对稳定的基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行业景气和个股相结合,策略上相对均衡且有一定灵活性的基金。”(2023-04-27 07:00:00)
标签:
配置
产品
规模
市场
个股
增配
自上而下
关联基金:
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A/B
易方达中小板指数分级A
-
“在公募行业市场千帆竞发、不进则退的蓝海中,哪家公司能够顺应社会经济数字化及货币演进的‘变轨’,率先并持续进行‘数智化’升维,必将持续领先或弯道超车,后进者必将在竞争中受到降维打击而逐渐被市场淘汰。”在兴业基金副总裁黄文锋看来,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毋庸置疑在于投研价值创造能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变化、预期市场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行业景气度的趋势研判、各种复杂因子的组合和权重、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和自下而上的估值标的择选,无不需要全面深入的数据挖掘和算法辅助。(2023-04-17 00:00:00)
标签:
投资
研究
团队
公司
经理
行业
市场
-
政策方向不变,规则优化持续。医疗卫生领域顶层设计规划已较为清晰,政策延续性较强,集采后周期品种仍处于自下而上的选股窗口,优选政策影响逐步见底的恒瑞医药、华东医药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可能至复苏不达预期;部分品类集采降价幅度或超出市场预期。(2023-03-24 07:38:00)
标签:
优选
政策
预期
疫情
医药
复苏
市场
-
往后看,绩优基金经理信达澳亚杨珂表示,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可能要从赚估值修复的钱转向赚业绩的钱,投资的结果更多呈现出来的是其自下而上筛选出来的符合标准的标的,关注比较多的细分领域有:第一是创新药,包括研发管线组成的医药公司,特别是未来可能有比较大的单品上市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公司;第二是医疗服务,疫情期间,他们严重受损,但疫情复苏的话,他们会受益比较多;第三是医疗器械,其中包括医疗设备和耗材等;第四是药店,药店的长期增长逻辑是内生开店加外延并购;第五是偏医药消费属性的,非医保支付的,由消费者自己买单的产品,下游客户比较分散。(2023-03-09 00:00:00)
标签:
发行
募集
规模
权益
优选
经理
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