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银行业

  • 易方达中证银行ETF联接(LOF)A161121基金怎么样?易方达中证银行ETF联接(LOF)A是旗下基金,基金全称为。银行LOF易方达161121基金成立于,基金最新净值为,最近季报披露基金资产为元。了解更多的161121基金资料,银行业...查看请点击>>(2025-02-11)

  • 春节收假,A股上市银行2024年业快报陆续亮相。据大河财立方记者统计,截至2月7日,已有13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业绩快报,涉及4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得益于国内经济良好修复态势以及宏观政策有力支持,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有所改善,6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7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其中,南京银行、齐鲁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均下降0.07个百分点,中信银行、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均下降0.02个百分点。(2025-02-09 00:17:00)

    标签: 增速 净利 净利润 贷款 资产 下降
  • 近日,首批上市银行业绩率先亮相拉开了年报季序幕,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回顾2024年,银行股在A股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全年板块涨幅居首位。上述资管机构负责人表示,2025年银行股确实有投资机会,挖掘前期一些资质好却涨幅不大的银行标的。或者,在1月份行情之后,机构会等市场的回调。“从历史银行股的表现看,1月份的表现都是正向上涨的。”(2025-01-18 06:08:00)

    标签: 股价 股息 上涨 幅度 涨幅 市场 投资
  • 12月24日,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适应低利率环境谋篇高质量发展——2024银行业财富管理论坛”在北京国家金融信息大厦举行。本报记者摄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与量化投资部高级总监许之彦,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国泰基金总经理助理、量化投资部总监梁杏等嘉宾围绕“ETF:机遇与挑战”展开圆桌讨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许之彦认为,ETF凭借广泛覆盖的指数品种,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收益选择,尤其是红利类、宽基类产品。(2024-12-25 02:57:00)

    标签: 指数 发展 渠道 投资 市场 投资者
  •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11月信贷收支表表明,资产端,隐债置换背景下企业贷款增长承压,但房地产市场边际改善下按揭需求有所回暖,银行机构亦通过加大债券配置稳定资产投放;负债端,一方面新房销售修复叠加化债推进,今年以来对公活期存款增长偏弱的情况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定期存款挂牌利率持续下调,叠加财富市场回暖,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亦出现边际改善。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2024-12-23 08:10:00)

    标签: 存款 资产 贷款 对公 负债 改善
  •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银行业核心经营要素稳健运行,前期一揽子政策落地背景下,板块基本面变量进入稳定期。整体看银行业核心经营要素稳健运行,前期一揽子政策落地背景下,板块投资进入稳定期。整体而言,下阶段投资者资金面变化和宏观政策预期差成为影响银行走势的边际变量,我们倾向于指向银行股投资方向乐观(2024-11-25 07:56:00)

    标签: 政策 息差 资金面 稳健 投资
  • 11月1日,中信证券一份研报指出,上市银行2024三季度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双改善。资产配置延续向投资业务倾斜,负债成本管理成效显著,银行业息差降幅收窄;手续费收入降幅回落,投资收益积极贡献营收当前阶段,建议重新评估银行股的投资价值,积极收获政策红利成果。个股方面,中信证券建议关注两条主线:①红利主线仍有空间,高分红、高资本的大行更具配置价值;②增长主线贡献弹性,商业模型优秀的公司更有估值提升空间。(2024-11-01 08:05:00)

    标签: 主线 增速 息差 红利 降幅 投资
  • 随着存款利率再度下调,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持续回暖。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8.52万亿元,较2023年12月末增长约1.72万亿元;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2亿个,较年初增长6.65%,同比增长17.18%。另一方面,要看懂投资收益。定期存款未来的收益稳定、可预期,自计息日起直至该产品到期,其利率水平通常保持不变。但银行理财产品不同。首先,理财产品不存在“预期收益”(2024-08-09 05:33:00)

    标签: 理财 存款 产品 收益 投资 投资者 收益率
  • 中信建投3月21日研报指出,北向资金在20240311-20240315每日持续净流入,流入强度处于历史高位。回顾历史类似流入强度时间区间内资金行业偏好,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时较为偏好食品饮料、电新、非银、银行,其中非银行业既是绝对净流入金额较高行业又是边际净流入偏好行业。本报告结果均基于对应模型计算,需警惕模型失效的风险。本报告规律来自历史规律总结,需警惕历史规律不再重复的风险,也需要注意短期市场表现与长期历史规律出现重大差异的风险,当前世界经济逆全球化加剧,中国与海外经济相关程度发生较大变化,需警惕资产相关性出现变化的风险,美国加息促进美元资产向美国回流,当前美国仍处于高利率环境中,需警惕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时间超预期的风险(2024-03-21 07:30:00)

    标签: 净流入 北向 偏好 资金 行业 历史 配置 交易
  • 初步统计,2023年前十一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3.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9万亿元。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亿元。注2: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2023-12-13 16:31:00)

    标签: 余额 贷款 融资 人民 实体 发放 金融 人民币
  •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针对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目前多家机构正在紧锣密鼓推动落实。值得注意的是,《行为准则》设置了6个月的过渡期。业内人士表示,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乱象有望在此期间内进一步得到遏制,推动银行理财信息披露的规范化,促进理财行业健康发展。(2023-11-29 12:35:00)

    标签: 理财 产品 业绩 准则 披露 收益
  • 近期,在上证e互动平台、机构投资者调研会、上市银行绩发布会上,资本新规成为高频词汇,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被众多投资者问及。总之,资本新规对推动商业银行稳健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金融体系平稳运行都有好处。当然,对部分资本新规落地后资本充足率将出现下滑的银行而言,仍需通过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盈利能力、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等方式提升资本实力。(2023-11-14 00:07:00)

    标签: 资本 充足率 商业 权重 实体 风险
  • 中信建投11月2日研报指出,当前阶段正处于政策底向经济拐点和业绩底过渡的时期,对偏板块beta的大行更有利。预计本轮银行估值修复以大行中特估为起点,板块节奏大带小,地板推动天花板,开启全面beta行情。在中特估主线驱动下,国有行凭借其不差的基本面表现有望恢复至0.7倍PB以上的估值水平,并在比价效应下地板推动天花板,支撑基本面更优、成长性更高的优质区域性银行实现估值突破。银行板块配置上,重点强调中特估主线下对板块景气度有重要指向意义的国有大行。(2023-11-02 07:58:00)

    标签: 估值 板块 息差 拐点 信贷 国有
  • 10月21日,受国务院委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三是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立法工作,推动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信托法、票据法、反洗钱法、外汇管理条例等重点法律法规修订,推进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保险资金运用监督管理条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公司债券管理条例等重要立法修法项目(2023-10-22 06:46:00)

    标签: 金融 支持 监管 货币政策 货币 政策 经济 管理
  • 中信建投10月18日研报称,预计9M23营收承压,利润增速小幅下滑,为全年业绩底。其中国有行基本面更稳定,优质区域银行业绩仍韧性十足。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企业偿债能力削弱,资信水平较差的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从而引发银行不良暴露风险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2023-10-18 07:31:00)

    标签: 息差 预计 利率 承压 预期 稳定 下调
  • 东莞证券10月12日研报指出,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从基本面来看,今年上半年银行业整体经营稳健,净息差是最大的拖累项。东莞证券10月12日研报指出,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从基本面来看,今年上半年银行业整体经营稳健,净息差是最大的拖累项。(2023-10-12 15:35:00)

    标签: 息差 基本面 稳健 经营 板块
  • 012023年8月,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告》。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为25.34万亿元,较2022年底的27.65万亿缩减了2.31万亿;而同期,中基协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公募基金存续规模为27.69万亿元,从2022年底的26.03万亿上涨了1.66万亿。这对银行理财子来说是难而正确的事。很难做到,但很有价值,很令人期待!(2023-09-18 13:17:00)

    标签: 理财 投资 投资者 规模 产品 市场
  • 在消费者需求旺盛、汇率贬值等诸多因素助推下,国内金价持续创新高。周五,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金期货合约一度触及480元/克,再度刷新历史高点。“当前美国高利率背景下的财政扩张令美国财政恶化,并因此被惠誉下调评级,同时美国银行业依然面临风险,三大评级机构对美国数十家银行调降评级;美国经济衰退及金融体系的风险将提振黄金的避险需求;同时,全球央行持续高涨的购金需求中长期也对金价利多。”杨宏说。(2023-09-16 10:37:00)

    标签: 金价 黄金 需求 全球 新高 期货 经济 增长
  • 资管格局悄然生变,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首度被公募基金反超。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较去年底“缩水”超2万亿元有机构人士认为,与8月银行理财到期规模较大,给市场可能带来大规模赎回风险相比,银行理财自身高质量转型更为务实。(2023-08-16 02:14:00)

    标签: 理财 产品 规模 存续 净值 市场 到期
  • 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已经落下帷幕。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主动型权益基金二季度配置银行股意愿有所上升,国有大行被青睐有加。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受贷款重定价影响,今年一季度是银行业绩低点,二季度后预计业绩增速趋势向上,关注银行中报业绩驱动行情。2023下半年银行基本面趋势向上,看好经济复苏背景下银行板块估值修复行情,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是中特估逻辑下,央企银行估值有望提升,二是更受益于经济复苏主线的绩优银行。(2023-07-25 12:10:00)

    标签: 二季度 主动型 板块 估值 业绩 权益
  • 今年以来,欧美银行业危机、美联储加息、美国政府潜在的债务违约问题、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等一系列因素错综复杂,全球资本市场表现并不平静,中国资本市场也面临考验。高盛策略团队则看好以下三个方向:一是受益于政策提振的方向,如服务类消费、电动车供应链、新基建、地产链,以及新兴制造业。二是人工智能方向。(2023-07-22 04:24:00)

    标签: 市场 经济 估值 全球 增长 投资 外资 方向
  • 美东时间7月10日周一,市场等待本周将美国通胀数据以及银行业财报,多位美储官员讲话支持继续加息,美股盘中一度齐跌,尾盘重新转涨,最终集体收涨。据悉,伊坎有37亿美元的贷款,并且尚未清算投资来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相反,他同意提供额外的抵押品。(2023-07-11 07:24:00)

    标签: 加息 时间 利率 抵押品 贷款 旗下 企业
  • A股市场即将迎来半年度行情收官,《大众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至截稿时,银行(中信)指数年内微涨2.04%,在30个中信行业板块中排在第14位。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特估”概念催化下,年内国有行板块表现亮眼,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涨幅都在20%以上。平安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袁喆奇也表示考虑到当前银行板块仅0.58倍的静态PB,15.3%的对应隐含不良率,安全边际依然较高。(2023-06-23 10:04:00)

    标签: 息差 板块 分析师 证券 不良率 经济 分析
  • 截至6月13日,年内基金分红总金额超过了670亿元。就投资类型而言,债券基金是当仁不让的分红“主力军”。刘亦千告诉记者,从统计学结果来说,分红对基金收益总体具有正向作用。具体来看,历史分红行为对基金收益的正向影响或许可以被归因为投资能力,密集的、高额的分红同时也意味着基金优异的收益水平;而收益分配原则或分红约束性条款的存在,对基金收益的正向影响则更大概率源自投资理念,意味着基金目标客群为倾向于获得规律的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在运作过程中,基金对于获取绝对收益也会有更高的要求。(2023-06-15 03:36:00)

    标签: 分红 收益 债券 投资 比例 规模 单位
  •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降低银行存款成本仍属今年重点方向,这既有助于银行降低负债成本,同时有助银行提升支持实体能力,存款利率调降有望接续。板块投资而言,我们预计,2季度开始银行业息差二阶导改善、下半年开始一阶导改善,当前偏低估值背景下板块步入可积极配置区间。个股两条主线:一是估值修复逻辑,即优质公司的业绩修复驱动估值修复;二是估值提升逻辑,对应个体银行资产质量周期向好带来的估值空间;另可关注中特估概念催化行情的可持续性。(2023-06-09 07:41:00)

    标签: 存款 成本 估值 利率 负债 息差
  • 连续2日大跌的日经ETF还会继续大跌吗?近期,2只跟踪日经225指数的ETF价格大起大落引发市场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资者盲目追捧场内ETF,推高ETF价格,产生较高溢价。关于欧洲等经济体主要指数的上涨,民生策略团队认为,短期来看,或反映了通胀和衰退前景回落的预期,2022年俄乌冲突所导致的天然气断供和价格上涨导致了欧洲陷入能源危机,并由此引发了经济衰退,但在“暖冬”和提前补库的帮助下,欧洲顺利度过了这一危机,因此从2023年开年以来,欧洲股市出现了明显反弹;近期,欧美银行业风险的平息和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即将达成解决方案又进一步构成欧洲股市的“利空出尽”。(2023-05-24 00:25:00)

    标签: 溢价 投资 大跌 市场 指数 价格 投资者 跨境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