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摩根大通

  •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发布研报,上调中国资产评级,看好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孟磊表示,在估值层面上,当前万得全A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均处于五年均值的下方,而股权风险溢价指标处在历史均值上方一倍标准差的位置,这意味着A股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市场上还有充足的空间(2025-01-16 00:06:00)

    标签: 摩根大通 市场 指数 盈利 估值 投资 资本 机构
  • 盛的最新预测突然刷屏。高盛最新研报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到2025年底将上涨20%左右。基于可观的风险回报,该机构建议,继续超配A股和离岸中资股。关于后续港股市场展望,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在国内一揽子稳增长促消费政策落地后,效果将逐渐显现,促进港股基本面改善。(2025-01-14 06:59:00)

    标签: 指数 市场 政策 港股 策略师 风险 预计 上涨
  • 外资“唱多中国”的音量越来越强。新年伊始,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和汇丰等华尔街大行先后发表对中国股市的乐观看法。孟磊还指出,“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说法,有两个主要的关键词。第一个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二个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01-13 14:58:00)

    标签: 股票 团队 政策 市场 关税 股市 策略 增长
  • 美股市场2024年的表现超乎许多投资者的意料之外,标普500指数连续第二年涨幅超过20%。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美股市场能否在2025年保持这种势头。他还表示,放松监管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前提是采取轻度干预的方式,再加上 “已经开始的风险投资复苏”,可能会让“动物精神”继续保持。(2025-01-03 02:11:00)

    标签: 可能 经济 监管 收益率 保持 增长
  • 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劳工部在美国股市开盘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因两场飓风和波音公司罢工,美国10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骤降至1.2万人,远低于预期,也远低于上个月的25.4万人,这是美国企业2020年以来招聘步伐最慢的一个月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则在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年度会议上表达了对通胀回升的担忧,他认为,通胀可能不会那么快消失,从长期趋势看,通胀可能像上世纪70年代那样反弹。(2024-11-02 09:06:00)

    标签: 可能 降息 担忧 银行家 基点 不会 会议
  • 外资大举配置中国资产。高盛在最新的报告中将中国股市上调至“超配”,高盛认为,中国股市仍有进一步的上涨潜力,将MSCI中国的目标价从66提高到84,将沪深300指数的目标价从4000点提高到4600点摩根大通策略师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报告中写道:“过去一周,中国公司ADR的大幅上涨主要是新买入的结果而非空头回补。个股的空头回补似乎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2024-10-07 00:00:00)

    标签: 估值 上调 股市 增加 政策 目标价 流入 报告
  • 最新数据证实,外资加速建仓中国资产!103日晚间,港交所最新披露的资料显示,摩根大通于9月27日分别买入中国太保H股2.67亿港元、比亚迪H股17.91亿港元、青岛啤酒H股2.42亿港元、香港交易所H股18.13亿港元贝莱德投资研究所表示,鉴于中国股票相对于发达市场股票的折价接近创纪录水平,且存在可能刺激投资者重新入市的催化剂,短期内仍有适度增持中国股票的空间。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认为,在央行等部门政策“礼包”的带动下,后续其他部门的支持力度和举措也值得期待,随着利好政策延续,有望看到持续向好的市场反馈。(2024-10-04 07:02:00)

    标签: 港元 上调 目标价 评级 股票 投资 目标 显示
  • 连日来,中国资本市场牵动国际资本热情,港股市场更是先于A股市场开启反弹。在这个过程中,摩根大通近期动作频频,对多只港股进行增持。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邢程表示,港股市场底部特征明显,反弹前恒生指数估值长期低于近10年的历史均值,对比海外其他主要股指,发达或新兴市场股指估值历史分位多数在70%以上,港股市场估值处于洼地。目前无论是流动性,还是基本面,都有明显的边际改善,对港股的估值修复提供明显有力的支撑。(2024-10-04 06:49:00)

    标签: 港股 市场 持股 估值 买入 股份 指数
  • 近期A股港股强势,吸引着外资正在“加仓中国”。10月3日,根据香港联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比亚迪股份获摩根大通于9月27日增持约652万股H股,平均成交价为274.5244港元,涉资约17.91亿港元华福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发布研报表示,从最新边际变化来看,9月至今港股中海外资金开始转净流入,并且中下旬以来国际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入规模达396亿港元,超过南向资金205亿港元的净流入。(2024-10-04 02:52:00)

    标签: 港元 净流入 资金 比例 股份 港股 持仓
  • 国新办发布会一揽子涵盖货币、房地产以及市场支持政策的系统性政策推出,力度明显超出市场预期。随着沪指连续两天大涨,外资机构尤为关注此次政策的变动。此外,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也对此表示关注。比如,摩根士丹利认为尽管措施释放了积极信号,表明决策层对经济疲软的深度关注但其对消费刺激的效果有限。(2024-09-25 14:37:00)

    标签: 政策 市场 经济 外资 表示 关注 基本面
  • 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证券时报记者近日采访贝莱德、摩根大通、汇丰、花旗、富达等外资机构,从国际投行到全球顶尖的资产管理公司,面对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短期挑战,他们依然不改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与长期投入余学勤则认为,有必要鼓励养老金等各类长期资产管理者入市,以及吸引更多包括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在内的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这些举措都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的交易量、流动性并增强市场的活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各类专业投资者作为市场“稳定器”的功能。(2024-09-18 07:21:00)

    标签: 市场 投资 外资 证券 投资者 机构 资产
  • 不幸的消息突然传来。当地时间8月9日,巴西沃帕斯航公司一架客机在该国东南部圣保罗州维涅杜市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摩根大通认为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市场可能会从当前水平小幅上涨,但需要更多证据来确认经济持续增长,大型股、防御性板块和周期性板块值得关注。(2024-08-10 07:24:00)

    标签: 航空公司 市场 公司 航空 指数
  • 7月4日,博时、摩根基金早间发布公告称,旗下多只QDII基金将暂停或调整大额申购,从涉及基金对应的投资标的来看,以纳斯达克100指数及相关ETF、标普500指数及相关ETF、亚太、欧洲市场权益类资产等为主。从对应场内ETF近期表现来看,部分已经持续出现高溢价,此次涉及限购的场外基金也对限购原因进行了说明,多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过,受限于风控及额度的考量,适度开闸并进行资产配置有助于组合的风险管控。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金融机构近期发布的最新预测表示,美国股市在经历今年前期的上涨后,正酝酿显著回调风险(2024-07-04 11:57:00)

    标签: 限购 申购 溢价 上限 渠道 风险 大额
  • 食品饮料、美容护理、纺织服饰、汽车、医药生物等大消费行业获评个股最多。A股盈利增速回升外资机构纷纷上调增长预期据央视网报道,中国最新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和经济金融政策释放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鲜明信号,近期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摩根大通将今年中国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5%上调至5.2%,表示中国8月和9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这令人鼓舞”。长久物流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982万元,同比增加2866.78%,得益于汽车运输业正继续经历有记录以来最强劲的市场。西南证券表示,公司整车运输传统业务稳中向好,新能源业务未来可期,上调至“买入”评级。(2023-11-05 08:08:00)

    标签: 上调 净利 评级 净利润 增速 机构 茅台 增长
  • 11月1日,在“2023中国基金报金融科技论坛”上,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女士发表了名为《外资看中国:宏观回暖下展望中国股市》的主题演讲。首先,刘鸣镝女士表述,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长周期资产价格下行所带来的经济调整是当前外资投资中国股票时最关注的两大因素。至于对AI的看法,刘鸣镝认为,AI是今后十年一个重大的投资主题及机遇,即使细分赛道热点每几年会转变,站在舞台中央的公司会不一样,但从算力到应用,到产生对传统行业具有颠覆性的AI企业是必然的。(2023-11-05 08:06:00)

    标签: 风险 投资 调整 表示 股票 市场 股市
  • 虽然近期上证综指不断下探,但A股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地集聚: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上调了对中国经济今年增长幅度的预测;贵州茅台最新披露三季报,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取得近20%的增长,显示作为市场“压舱石”的权重蓝筹股盈利能力良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接力”加入回购或增持行列。安信证券分析称,中长期来看,上证综指过去30多年从未有过年线三连阴,而且过去30多年的大级别调整经验表明,一旦调整进入18年与20年均线区域,随后或将迎来较大级别的反弹。当前沪指已经进入该区域,或已进入最佳左侧交易时间。(2023-10-21 05:50:00)

    标签: 回购 增长 上市 上市公司 经济 贵州茅台 公司
  • 多家外资机构发表对中国资产的乐观看法。近日,高盛、摩根大通、达国际、德意志银行等外资机构陆续发布最新观点,上调中国经济预测值,看好中国股市表现。野村也于近期发表报告称,看好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经济数据有好转迹象,政策仍具支持性,政府有明确信号希望重振经济、金融市场及信心。野村认为,投资者可关注一些受惠于周期性复苏及结构性机会的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动车相关、高科技股等,对中资股维持“策略性增持”看法。(2023-10-11 07:18:00)

    标签: 经济 市场 增长 复苏 中国经济 看好
  • 周三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有“小非农”之称的美国民间就业人数增幅断崖式收缩,放缓速度远超市场预期。对此,摩根大通经济学家Daniel Silver表示,撇开ADP和BLS数据之间的松散关系不谈,ADP数据确实显示出了近几个月就业增长放缓的趋势,“我们认为这与当前的劳动力市场情况大致相符。”(2023-10-05 02:51:00)

    标签: 数据 就业 放缓 显示 劳动 公布 可能
  • 摩根大通表示,中国股票正在接近“买入区”。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10月的一些关键数据可能构成交易机会,包括“黄金周”的旅游、零售销售和房地产销售等贝莱德基金称,从近期宏观经济数据看到,经济自身的修复正在逐步进行中。8月底以来例如印花税及持续推出的房地产链相关的放松等政策持续刺激下,可以看出呵护经济的意图更明确,同时相关部门正在密切关注政策的效果,因此,未来有望根据施政效果的反馈带来更多稳增长的举措(2023-09-26 21:20:00)

    标签: 估值 策略师 经济 房地 正在 增长
  • 摩根大通表示,中国股市正在接近“买入区”。WendyLiu和MarkoKolanovic等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10月关键数据可能构成交易机会,包括“黄金周”的旅游、零售销售和房地产销售等。综合来看,由于风险回报比例向好,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团队对中国股票维持超配的观点,但表示,如需突破波动区间并重新吸引海外长线资金,可能需要有效的政策措施以解决增长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并重振信心、房地产市场达到新稳态等。(2023-09-26 07:12:00)

    标签: 政策 策略 增长 可能 房地 股票 市场 向好
  • 全球巨头摩根大通日前披露旗舰中国基金持仓变动。7月摩根大通旗下“JPMorganFunds-China-A-ShareOpportunitiesFund”大举加仓宁德时代,另有外资巨头显著加仓招商银行等。瑞银证券对下半年互联网还是乐观的态度,无论是监管、还是宏观,或全球投资者的仓位来看,都支持投资者采取乐观的态度。(2023-08-18 00:14:00)

    标签: 港股 投资 减持 全球 估值 股票 仓位
  • 2023年已经过半,下半年全球和中国经济整体将如何运行,是市场关注的中之重。在变幻莫测的经济形势下,资本市场将如何演绎?A股会有怎样的表现?风险方面,刘鸣镝认为要注意国内外两方面的风险。外部方面,当美联储进入此轮加息尾声时,部分企业和行业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其中特别是对于高负债的企业而言,现金流回款放缓,而融资成本比则持续上升(2023-08-16 06:51:00)

    标签: 经济 市场 投资 方面 周期 风险 时间
  • 摩根大通第十九届全球中国峰会日前在上海举办。峰会期间,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投行部主管郑振宁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迎来诸多积极变化,境外投资者在保持关注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中国市场的新机遇据了解,本届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以“蓄势以待放眼未来”为主题,议题内容涵盖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中国市场与外国投资、供应链变化等。峰会汇聚了来自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600名参会者,其中不乏星巴克、辉瑞等世界知名企业高管。(2023-06-03 07:55:00)

    标签: 市场 峰会 退市 公司 外资 投资 经济 企业
  • 问题是,什么资产便宜?如果我们担心经济衰退,那么这种风险已经反映在价格上了吗?我们的答案是美国中盘股,以及欧洲股票。(2023-05-22 00:00:00)

    标签: 加息 现金 利率 可能 投资 经济 下降 指数
  • 一些人,一些事,总是颇具争议!今天,马斯克上热搜了!据央视新闻,美国媒体15日报道,美属维尔京群岛向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发出传票,要求其提供文件证明摩根大通在“爱泼斯坦案”中扮演的角色台积电ADR周一(15 日)收盘上涨2.67%,至每股85.66美元,今年迄今涨幅达15%。近期,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引用工研院产科国际所预估数据,预测今年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业产值同比将大幅衰退12.1%,与今年2月预测的衰退5.6%相比,更加悲观(2023-05-16 11:17:00)

    标签: 衰退 持股 报道 公司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