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1.02%,标普500指数涨1.23%,纳指涨1.43%。11月6日,境内美股ETF迎来普涨,标普油气ETF、标普消费ETF、标普油气ETF集体涨超4%。汇添富基金表示,当前市场逻辑可能迎来反转,在“抓住重点、主动作为”的政策新导向下,持续的政策组合拳或将带来股市环境和中国经济的良性循环。但在反转逻辑的大框架下,面对短期的震荡波动,仍建议保持积极应对,方向上可以考虑布局三季度业绩强者恒强与困境反转,以及潜在的并购重组方向。(2024-11-06 21:38:00)
标签:
框架
规模
反转
净流入
认购
政策
上报
市场
关联基金:
国泰中证A500ETF
招商中证A500ETF
-
最新披露的基金2024年三季报证实,在三季度的震荡行情中,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继续增持ETF,仅4只沪深300ETF和华夏上证50ETF,就耗资约3000亿元。从年内的资金流向来看,大量资金借道ETF入市,ETF净申购额接近8800亿元,仅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申购额就高达2002亿元。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许之彦认为,从配置框架来看,国内ETF还有很大空间,跨境资产还有较多资产没有覆盖,特别是新兴市场;A股在策略类ETF上会有较大空间。(2024-10-28 01:04:00)
标签:
申购
中央
季报
投资
高达
资产
规模
关联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上证50ETF
嘉实沪深300ETF
南方中证500ETF
南方中证500ETF
-
中信证券认为,银行股的价值提升,来自于投资者重新搭建人民币大类资产投资框架下的逻辑演绎。低波稳健产品,对于权益价值的保护,是这一框架下资金的现实选择。我们认为,银行股的价值提升,来自于投资者重新搭建人民币大类资产投资框架下的逻辑演绎。低波稳健产品,对于权益价值的保护,是这一框架下资金的现实选择。(2024-10-23 07:52:00)
标签:
资金
提升
价值
逻辑
红利
估值
-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银行股的价值提升,来自于投资者重新搭建人民币大类资产投资框架下的逻辑演绎。低波稳健产品,对于权益价值的保护,是这一框架下资金的现实选择。我们认为,银行股的价值提升,来自于投资者重新搭建人民币大类资产投资框架下的逻辑演绎:低波稳健产品,对于权益价值的保护,是这一框架下资金的现实选择。(2024-10-21 08:06:00)
标签:
利率
息差
政策
价值
投资
风险
-
首只翻倍北证50指数基金出炉北证50指数,太疯狂!10月21日,北证50指数大涨16.24%,创出历史新高,表现明显好于其他主流指数,近40只北交所个股更是拉出“30CM”涨停。富国基金也提醒投资者,后续要注意政策框架推进力度不及预期、流动性边际收缩,以及投资者对中小市值公司风险偏好下降等因素对北证50指数短期市场表现的影响。(2024-10-21 22:39:00)
标签:
指数
投资
投资者
市场
涨幅
行情
成份
-
围绕“优化分类评价制度,引导功能更好发挥”,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司下发了最新一期机构监管情况通报。通报显示,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提出,修订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督促树牢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健全行业机构分类监管体系,突出“扶优限劣”。监管要求,各管理人应对照分类评价整体框架和指标,持续深化公司治理和文化建设,夯实合规风控根基,进一步强化功能发挥,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2024-09-11 15:40:00)
标签:
评价
管理人
监管
投资
合规
管理
指标
分类
-
公募行业迎来重磅消息!最新一期机构监管通报显示,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提出,修订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督促树牢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健全行业机构分类监管体系,突出“扶优限劣”。下一步,监管层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要求,不断优化分类评价指标,强化分类评价结果应用,进一步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各管理人应对照分类评价整体框架和指标,持续深化公司治理和文化建设,夯实合规风控根基,进一步强化功能发挥,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2024-09-11 02:39:00)
标签:
管理人
评价
投资
合规
管理
监管
分类
指标
-
作为私募基金行业的“顶流”,百亿元级私募机构的持仓情况一直备受市场关注。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报披露收官,多家百亿元级私募机构的最新持仓情况也揭晓。玄元投资在其发布的8月份市场观点中也表示,继续看多A股市场中成长板块的结构性机会,将在遵循景气度框架下,对未来几个季度盈利或有改善的行业进行配置。(2024-09-02 00:08:00)
标签:
机构
持股
股东
上市公司
流通
上市
公司
投资
-
国泰君安近日研报表示,AIASIC芯片具备功耗、成本优势,是必然选择。目前AI算法向Transformer收敛,深度学习框架以PyTorch为主,为AIASIC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风险提示:AI算法技术风险、生态系统建设不及预期、芯片研发不及预期、AI产业发展不及预期。(2024-08-23 07:51:00)
标签:
生态
预期
有望
算法
优势
-
“在当前有利政策的加码下,资本市场将会出现一些结构性机会,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所以我们的投资框架往往会回避受人瞩目的资产,去关注那些最不吸引人眼球的资产,而当这类资产又同时处于价值洼地时,便可能是绝佳的投资时机。”郑科称。(2024-08-15 06:54:00)
标签:
资产
投资
配置
港股
红利
认为
市场
生产力
-
全新交易场景之下,基金与券商之间新的合作方式应运而生。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多家基金与做市商持续合作推出“债券篮子”业务,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并提升交易效率。最后,他建议,完善监管框架,确保“债券篮子”业务在透明、规范的环境中运行,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清晰的法规指导;促进跨市场互联互通,通过“债券篮子”业务,加强不同债券市场之间的联系,提高市场整体效率;推动创新和定制化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定制化的“债券篮子”,满足特定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2024-08-12 04:31:00)
标签:
债券
篮子
交易
市场
投资
需求
做市商
-
7月22日,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是近段时间以来较大幅度的一次调降。诺安基金分析认为,这一方面取决于后续基本面变化和政策发力程度,也取决于央行新货币政策框架体系的建立。在其看来,当前债市波动趋于收敛,央行的调控可能也制约了债市利率下行空间,需要等待外部制约因素显著缓解后,央行可能会稳步下移其调控目标区间。(2024-07-22 15:47:00)
标签:
利率
债市
资金
可能
降息
政策
市场
-
中信证券:三大信号待明朗,市场拐点将出现当前市场已基本完成了预期修正导致的调整,市场优胜劣汰的趋势继续延续。展望三季度,政策信号、价格信号和外部信号有望陆续明朗,预计市场流动性在三中全会后明显改善,投资者逐步从PEG框架转向自由现金流框架,资金向各行业龙头聚集,三季度在三大信号明确后,市场拐点将出现,当前配置上延续红利低波,拐点出现后逐步转向绩优成长。当前时间点,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流动性与风险偏好改善相关的科技股布局机遇。科技股细分方面可关注:核心军工,半导体设备与AI硬件相关的消费电子等细分。(2024-07-01 00:31:00)
标签:
市场
龙头
拐点
资金
有望
信号
行业
三中全会
-
中信建投指出,前期沿“深改19条”框架下的政策落地细则不及预期引起了北交所板块流动性偏紧,进而导致板块出现估值折价是抑制目前板块的主因;而投资者对中小市值标的的弱情绪放大了这一劣势。但随着时间临近年中,《减持指引》修订、920代码段落地、IPO审核向常态化修复、纳入中证跨市场指数等一系列利好的出台已经展现了明确的积极信号。估值: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偏低分位,低估值带来天然安全边际。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证50指数的PE为29.6X,近一年来市场板块估值中位数为23.1X;剔除少数成份股盈利波动的影响,目前北证50的PE处于历史较低分位(2024-07-01 07:45:00)
标签:
板块
流动性
市场
估值
流动
表现
投资
指数
-
今年以来,尽管市场表现震荡,但公募基金分红积极性不减,尤其是ETF产品的分红力度明显加大。数据显示,前六月ETF产品分红总金额和次数同比均大幅增长。“去年以来市场轮动加快,投资者在追求稳定分红的同时需要紧密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避免资产价格大幅变化导致的股息率失真的情况。”汇成基金认为,可以在关注基金经理投资框架和理念的同时,关注基金历史的分红记录。(2024-06-29 15:51:00)
标签:
分红
投资
产品
投资者
收益
红利
市场
关联基金:
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
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
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联接A
南方中证500ETF
南方中证500ETF
-
国金证券近日研报表示,当前处于“政策影响尾声—市场底”阶段,市场波动率或加快上升,维持“大盘价值防御”策略,建议:银行底仓;黄金+医药“进攻”;次选高股息。总体上,央行货币政策框架延续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并行方式不变,但数量工具结构的优化、价格工具目标的锚定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箱的丰富等,旨在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并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国内经济放缓超预期;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低预期;美债收益率反弹超预期;历史经验具有局限性。(2024-06-25 08:19:00)
标签:
货币政策
政策
货币
利率
工具
市场
增利
框架
-
中金公司4月29日研报指出,传统定价框架下,黄金兼具货币、商品和金融三重属性,对应货币、抗通胀和避险价值,因此通常与美元、美债利率反向变动。从更长期角度看,在地缘局势频发、全球供应链重构和近岸友岸外包的拟全球化,都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美元经常账户逆差流出和金融账户顺差回流的模式受到很大挑战,是否正在经历第三次全球货币体系寻锚将对包括黄金在内的资产定价产生重大影响(2024-04-29 07:23:00)
标签:
黄金
利率
货币
全球
债利
定价
体系
-
“过去两到三年,市场的资金属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波动和短期博弈加强,估值体系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家在投资中需要重新适应,重新建立投资框架和体系。“所以我们后续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向:一是AI基础设施建设算力的国产化,二是AI发展起来后一些细分行业的应用场景。”赵诣总结。(2024-04-27 09:25:00)
标签:
企业
需求
行业
供需
方向
应用
投资
-
近日,公募基金2023年年报已披露完毕,基金经理的底仓也全部曝光。市场结构悄然生变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机构布局的新动向。“从风险偏好来看,目前定量的风险偏好ERP指标已经到达1倍标准差附近,向下空间已经很有限。”曾豪解释加大持仓标的数量的深层次原因,是更多公司满足投资框架的入选标准。(2024-04-01 00:52:00)
标签:
重仓股
股息
板块
投资
经理
业绩
持仓
-
15年来,长城基金基金经理曲少杰关注境外投资,在日积月累中,拓展了全球化的投资视野,沉淀了丰富的海外投资经验。“每个人都处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的投资框架也不断进化,近年来变化最大的一点是提高了外部环境影响在行业分析中的优先级。具体来看,人工智能有望全方位渗透各个生活场景,通用型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发展空间较大。随着AI技术持续发展,芯片设计公司将持续提升自身算力,应用公司将加大投入布局服务器、数据库等,这些受益于AI发展的企业有望持续加深护城河,提升竞争力,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遇。(2024-04-01 02:04:00)
标签:
投资
发展
智能
提升
市场
护城
有望
-
中信建投3月20日研报指出,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2023年12月扩大7.8个百分点,销售继续探底。因城施策框架下各高能级城市的调控放松力度进一步加强,年初以来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相继放松限购,苏州、杭州全面取消限购,政策力度的加码有望推动市场企稳。行业资金压力仍存,投资降幅收窄。行业资金面依然承压,1-2月地产到位资金降幅较2023年12月扩大8.3个百分点,房企的销售回款、直接融资压力仍存。(2024-03-20 07:18:00)
标签:
降幅
销售
百分点
限购
百分
扩大
探底
企稳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日本央行在3月货币政策会议大幅修改货币政策框架,结束负利率及YCC政策,停止购买ETF和J-REITs,撤销通胀超调承诺,未来将以短端利率为首要政策工具,本次会议决定日元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目标区间为0%~0.1%。日本央行已对通胀前景有充分把握,且退出宽松政策未引发市场恐慌。日本通胀及薪资增长可持续性弱于预期;定量测算的稳健性、准确性、有效性与假设考虑的周全性不及预期;日本货币与财政政策紧缩程度超预期;日元波动程度超预期;海外商业前景与风险事件对日企的消极影响超预期;市场情绪超预期或不及预期。(2024-03-20 07:50:00)
标签:
政策
利率
日元
可能
货币政策
货币
预期
-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制造业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智能化时代呼啸而来,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创新产品迭出,日常生活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陈良栋:我的整体投资框架是以产业链研究为出发点,致力于寻找成长确定性和胜率更高的行业和个股,其间动态跟踪公司的基本面业绩和行业景气度。(2023-12-19 01:41:00)
标签:
智能
投资
产业
机器
发展
领域
关注
-
与去年同期相比,基金发行数量和份额今年以来均明显缩水。Wind数据显示,截至《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稿,年内发行基金数量共计1028只,合并发行份额为8719.89亿份。西部证券的看法也较为积极,其表示,展望2024年,库存周期回暖叠加资本开支加码有望驱动A股分子端重回上行周期,叠加上长期机构资金带来微观结构改善,市场有望回归重视传统行业比较框架。结构上来看,短期周期业绩有望触底反弹,中期来看成长消费弹性更高。(2023-11-14 03:19:00)
标签:
发行
份额
市场
合并
数量
募集
有望
-
半夏投资掌门人李蓓再次发声,看好中国股市。在最新发布的半夏投资宏观对冲9月月报中,李蓓表示,基于此前一如既往的框架,无论中长期,还是中短期当前都应该看好中国股市,当前是中长期和中短期共振的底部,而不仅仅是小周期底部,将来的这一轮中国股市牛市行情的级别,是会超过过去的2、3轮小牛市,大概率超越5年一遇的级别,可能是10年甚至20年一遇的级别。对于商品市场,李蓓称,因为中美周期不共振,后续美国衰退中国复苏,需求端也形不成共振合力,暂时也没有明显的总体性的趋势性行情。(2023-10-17 06:48:00)
标签:
共振
中长期
周期
底部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