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而基金公司也有自己的尴尬。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基金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今年年初时市场似乎有延续2017年慢牛行情的趋势,公司也想趁机布局产品线,快速申报了几只权益基金和指数基金,等到获批后A股市场的行情一直不太理想,既不具备品牌优势、也不具备业绩优势的产品,在此时即便选择帮忙资金正式成立,后续的管理和运作也有难度。
公募基金市场上新基金的发行提前迈入“寒冬”。今年以来,投资者避险情绪持续发酵,发行失败基金的案例屡见不鲜,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众多基金迫于募集资金的压力选择延长募集期,也有基金公司选择在基金获批后延后发行,以规避在此时发行基金募集失败的风险。
由于没有比较合适的发行时机,也有部分获批的基金产品超过了“准备期6个月”的大限。《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已经有15只基金已经在获批6个月后未正式发行,而今年以来也已经有132只基金先后选择了延长募集,新基金发行的难度可见一斑。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华南一家小型基金公司获悉,目前该公司正在积极与资金方洽谈,旗下一只债券基金应该能够比较顺利的募集成立。但是对于众多小型基金公司的权益基金来说,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认购情绪比较低落,新基金的募集仍面临很大的压力。
132只基金延长募集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