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碳中和背景下,设备企业当中,卷绕叠片和化成分容检测为锂电设备最优赛道;风电核心设备厂订单高涨;光伏电池片产能扩张以及行业技术进步将带动设备端更广阔的投资机会。在中金公司《碳中和经济学》报告中提到,“当前到碳达峰的10年或将是制造业面临挑战最大的10年”。另一方面,锂电国产设备厂商本身技术能力提升,不断向外资品牌电池厂商渗透。比如LGKM、 三星SDI、 SK等日韩系锂电池企业都已经开始从中国锂电设备企业批量化采购。
ETF今日收评 | 电信ETF基金涨超4%,医药ETF沪港深跌超3%
中信证券:展望2025年 科技产业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
碳中和背景下,设备企业当中,卷绕叠片和化成分容检测为锂电设备最优赛道;风电核心设备厂订单高涨;光伏电池片产能扩张以及行业技术进步将带动设备端更广阔的投资机会。
在中金公司《碳中和经济学》报告中提到,“当前到碳达峰的10年或将是制造业面临挑战最大的10年”。本周接受本刊独家专访的中金公司高端装备制造组分析师孔令鑫解释,一方面是,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建材、冶金、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碳排放占中国整体碳排放比例高达37%,排放占比很高。另一方面,整个制造业碳中和的技术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综合来看,未来10年,可能是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面临技术突破和成本困局两大问题的艰难时期。随着技术进步,也有望催化碳中和浪潮中“卖水者”,即设备端的投资机遇。中金研究部认为“十四五”期间,光伏行业的装机容量会保持在15%的复合增长率;风电和核电基本上每年会保持在1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