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任泽平:对放开三孩政策的几点思考

2021-06-01 08:30:00 编辑:基金速查网

[导读]:导读对放开三孩政策的几点思考:1、终于放开三孩了!我们的呼吁终于从学术讨论走向国家战略,这是作为学者对社会最大的责任和贡献。五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大力增加公立幼儿园供给,将九年义务教育延伸至十二年,同时推进教育改革,切实根除“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现象

  光大证券:明年市场风格或将在均衡与成长之间摆动

  自下而上寻找医药行业的阿尔法

  港股假期火力十足 基金排名又要巨变!

  国泰君安:受生育政策推动 大空间车型有望放量

  国泰君安:地产进入新阶段 预计资产整合和重组将成为接下来的看点

  1、终于放开三孩了!我们的呼吁终于从学术讨论走向国家战略,这是作为学者对社会最大的责任和贡献。去年最早旗帜鲜明呼吁放开三孩的文章,全网5.6亿阅读,引爆各界对老龄化少子化的关注和关心。放开三孩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我们继呼吁新基建、放开三孩从学术讨论走向国家战略之后,后面将以客观专业独立的态度呼吁新房改。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批学者的集体贡献,很多学者倡导的“全面放开生育”是有道理的。随着中国人口形势的发展,放开单独两孩—实施全面两孩—放开三孩—全面放开,最终会全面放开并走向鼓励生育。

  2、先放开三孩既符合民意、给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权,也可缓解保守派对全面放开生育导致人口暴增的担心,符合中国渐进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传统智慧。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城市群化、阶层固化的新趋势新特点,尽快做出改革和调整。

  3、放开三孩,并不意味着大家就会生,“生得起、养不起”的问题有待解决,这次会议提出的“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非常重要,事关三孩政策能否落地见效。我有几点建议: ... 网页链接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港股假期火力十足 基金排名又要巨变!甚至不少A股医药基金也在跨界重仓港股,将港股最大的医生社区平台医脉通列为第一大重仓股的国泰创新医疗基金,其已在港股医药赛道投入超过40%的仓位,国泰创新医疗基金经理邱晓旭认为,人口老龄化和未满足临床需求复杂化仍是医药行业增长的保障(2024-10-05 02:11:00)

    标签: 港股 医药 赛道 仓位 涨幅 创新 亏损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标志着新一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即将启动。此次调查旨在准确掌握中国人口变化动态,为国家政策制定和社会服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国家统计局负责人表示,此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不仅是对国家人口现状的一次重要摸底,也将为未来几年内的社会经济规划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2024-09-17 00:04:00)

    标签: 调查 人口 抽样 国家 数据 政策 全国
  • 界面新闻记者|刘婷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国家,日本早在1970年代就着手提高退休年龄,迄今日本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60岁提高到65岁。郑秉文还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前10年,希腊的退休年龄是60岁,但失业率在12%-20%;同一时期,美国的退休年龄是65岁,但失业率仅为5%左右。由此可见,如果经济不发展,即便是降低退休年龄, 该失业的还是会失业。(2024-09-14 07:43:00)

    标签: 养老金 养老 老龄化 人口 年金 劳动
  • 一线城市,全部出手。继上海、广州、深圳后,北京也发布了楼市新政,自10月1日起执行。9月30日晚,北京住建委发布通知,居民家庭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上海对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单身人士购买外环外住房的,购房所需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年限,调整为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1年及以上。对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3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购买住房套数方面享受沪籍居民家庭的购房待遇。(2024-10-01 07:32:00)

    标签: 住房 缴纳 调整 个人 居民 购买 家庭
  •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市场情绪偏谨慎,央国企天然具有较稳定的需求端,同时在国企改革和成长性助力下,现金牛风格出现向央国企进一步收敛的趋势。此外,建议继续关注美国顺周期对A股的外溢和拉动,具体关注两条主线:1)反映家庭部门需求韧性的耐用品,如五金水暖、家具家居、家用设备等;2)反映设备投资和制造业周期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工业设备、化学制品、煤炭石油制品等。在“三重溢价”加持下,央企现金牛指数财务指标领先其他企业,并跑赢大盘。基于自由现金流比率,我们筛选出前50的央企来构建央企现金牛指数。(2024-09-24 07:35:00)

    标签: 周期 现金流 降息 现金 溢价 指数 需求 稳定
  •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关于调整优化房地产交易政策的通知》,从2024年9月1日起,居民家庭在重庆市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仅核查家庭成员在拟购住房所在区县的住房情况,家庭成员在拟购住房所在区县无住房的,认定为首套房。五、加大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力度。进一步完善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政策体系,逐步使租购住房群体享有同等公共服务权利。支持灵活就业人员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租赁住房租金。(2024-09-01 10:04:00)

    标签: 住房 家庭 租赁 存量 支持 商品
  • 界面新闻记者|刘婷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国家,日本早在1970年代就着手提高退休年龄,迄今日本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60岁提高到65岁。郑秉文还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前10年,希腊的退休年龄是60岁,但失业率在12%-20%;同一时期,美国的退休年龄是65岁,但失业率仅为5%左右。由此可见,如果经济不发展,即便是降低退休年龄, 该失业的还是会失业。(2024-09-14 07:43:00)

    标签: 养老金 养老 老龄化 人口 年金 劳动
  • 在市场波动中,公募基金“翻石头”的动作在加快。公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8月5日至8月11日这一周,共有146家公募基金对5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870次调研。银华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马君也表示,长期来看,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医药需求属于刚需,其增长应与GDP的增长相对应。因此,中国医药行业的长期需求没有问题。(2024-08-12 14:56:00)

    标签: 调研 行业 医药 家公 青睐 需求
  • 当下,分红成为了ETF应对同质化竞争的有力手段。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今年以来ETF以及ETF联接基金累计分红金额接近7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接近翻倍。“随着投资者平均年龄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部分投资者逐渐从追求绝对的高回报,慢慢转向关注永续经营,并且乐于获得较为平稳的现金流反馈,来补充养老日常所需。(2024-07-29 08:08:00)

    标签: 分红 联接 红利 收益 投资 分配 投资者 关联基金: 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 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 华安上证180ETF
  • 今年以来整体取得正收益的女性基金经理,后续投资将瞄准哪些方向?拙愚资产基金经理孙艳认为,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大部分行业盈利预期会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有所增长,尤其是业绩稳健的高股息率蓝筹股、高端白酒为代表的部分细分消费板块值得重点关注(2023-03-09 00:00:00)

    标签: 经理 业绩 女性 收益 私募基金 整体 复苏
  • 站在当下时点,常蓁研判后期股市走势时认为,从基本面的角度上,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低位,且经济处于疫后复苏的阶段,理论上看,今年是获得正收益概率比较大的一年。(2023-03-08 00:00:00)

    标签: 女性 投资 公司 能够 行业 持仓 疫情
  • 巾帼不让须眉。越来越多的女性基金经理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金融行业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林小聪:今年市场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是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俄乌冲突和国际关系。(2023-03-08 00:11:00)

    标签: 复苏 市场 投资 行业 经济 成长 可能 预期
  • 自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以来,A股走强趋势明显。不仅A股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气高涨,一个多月来北交所的股票整体涨幅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北交所也持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10月10日,北交所官网发出多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书和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违规减持采取处罚措施。(2024-11-16 02:07:00)

    标签: 投资 估值 指数 限购 产品 成立
  •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9月政治局会议首提“止跌回稳”,标志着房地产行业已迎来重要政策拐点,政府层面已充分认识到稳定房地产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政治局会议后,一线城市优化限购等行业放松政策加速出台,多部委重要会议中也多次提及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专项债收储等政策优化方向,传达了现阶段政府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决心。风险提示:房地产调控政策放宽不及预期;行业下行持续,销售不及预期;行业信用风险持续蔓延,流动性恶化超预期。(2024-11-15 07:47:00)

    标签: 房地 政策 产市场 止跌 行业
  • 宏观超级周落定后,全球大类资产作何走势?中国财政刺激政策吸引着全球的关注,本轮增量政策将如何利好A股?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新一轮的机会?“那么明年的股票市场,取决于政策力度。如果大到帮助债务周期充分的消化,实现和谐去杠杆,那么,内需类的股票会更好;如果政策力度不够那么高,股息和科技板股还会占优。(2024-11-15 06:29:00)

    标签: 政策 出清 供给 债务 资产 周期 股息 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