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陈善枫认为,转型后的基金主要看是否依旧满足实际的投资需求,以此来判断是否合适。对于指数型基金来说,确定其跟踪的标的最重要,其次是通过跟踪误差等指标来进行同类之间的筛选对比,同时需要考虑指数的管理规模,尽量挑选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基金。
出于不同的转型需求,指数型基金更名频繁。证监会最新公示的基金变更注册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已申请变更注册且尚未经过核准的基金产品共计92只,其中指数型基金13只。
指数基金青睐三大转型方向
近日,泰达宏利基金公告旗下泰达宏利中证财富大盘指数基金将于3月16日实施转型,更名为泰达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而这并非孤例。
去年以来,提交申请变更的基金中,部分产品选择将对标指数转变为港股类指数、沪深300指数等,如华安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基申请转型为华安中华交易服务港股通精选100交易型开放式指基、诺安上证新兴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基则变更为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型指基。
从申请变更注册的方向来看,基金公司主要青睐三类转型,即对标更为热门的指数,以及对原指数型基金进行增强或量化。相对而言,最为普遍的原因是追逐热门指数。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