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由于新规将定增筹码的退出周期延长至2年,对大比例参与定增的投资者的退出行为进行了类似于大股东的约束(例如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同时要求增加减持过程的透明度,将倒逼投资人更为谨慎地选择投资标的,基本面有支撑的蓝筹股和业绩持续向好、盈利与估值匹配的价值股将迎来利好。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5月27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同时上交所、深交所发布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设新老划断安排。
本次减持新规是在2016年1月的减持规定基础上,对扰乱市场秩序的减持行为进行了三方面有针对性的补充,严格限制了各类股东的减持行为:1)打补丁:对大宗交易 “过桥减持”、离职减持等空白问题进行补充,严防利用监管漏洞“花式减持”;2)扩范围:新规将监管对象由传统的“大股东”扩展为“股东”;3)明细则:新规对各类股东解禁股份的减持时间节点及比例、信息披露规则进行了详细规定,引导股东更加透明、有序地减持。
就市场影响而言,短期来看,由于减持新规不设缓冲期,此举将大大降低近期二级市场解禁后减持对于A股市场流动性的冲击,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长期来看,新规极大限制了大股东和特定股东在二级市场的减持能力,延续了此前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监管导向,利好基本面良好、有业绩支撑的大消费和蓝筹股,另外有业绩支撑的成长股经历过前期市场波动后可能出现反弹,尤其是在智能硬件、环保、传媒等板块。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