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核心观点过去十年银行资产配置的变迁:资产增速放缓,同业及非标业务从蓬勃发展到逐步收缩,资产投放逐渐回归本源,各类银行均向零售转型,银行持续增配标准化债券尤其是政府债券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带来的业绩波动;货币政策收紧;资产质量超预期下滑等。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过去十年银行资产配置的变迁:资产增速放缓,同业及非标业务从蓬勃发展到逐步收缩,资产投放逐渐回归本源,各类银行均向零售转型,银行持续增配标准化债券尤其是政府债券。
银行资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源头是央行+商行体系创造的信用货币,宏观货币环境是影响银行资产扩张的根本,在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同业竞争加剧之下,传统靠规模扩张+稳定利差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前期资产的高速扩张源于同业业务和非标的迅猛发展,后期增速的回落则系因监管收紧。
银行配置资产的思路-框内画圆:宏观政策导向、监管约束是框,科学精细的资产负债决策机制是圆规,FTP、经济资本管理是常用的管理工具。银行呈现的资产结构,是综合考虑这套框架下的各影响因素后,做出最优决策。决策的参考依据:监管引导下各项业务向传统回归,流动性约束下增配利率债等优质流动性资产,资本约束下信贷向零售倾斜。
当前的运行特点:银行业资产恢复加速增长,信用环境处于宽松到边际收紧的过程中,资产配置持续回归本源,贷款和标准债券投资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开年值得关注的情况:短暂的“钱荒”呈现出流动性的结构性错位问题,超预期的社融显示出信贷需求的强劲。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