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刘士余坦言,应当从熔断机制的推出和暂停中吸取教训,即在不断扩大开放的全球化环境中,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既要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好的做法、成功的经验,同时每一项改革也必须牢牢立足于中国国情。
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3月12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就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热点问题接受中外媒体采访。会上,他公开回应了各方关注的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及应急措施退出、熔断机制暂停等问题,并一一给出明确答复。
刘士余表示,注册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顶层设计中的重大任务,“是必须搞的”,但注册制又非孤立、割裂的改革,不能单兵突进,须与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完善法治环境等相配套,因此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和时间。
他还回应称,去年股市异常波动期间,政府果断出手是指向市场失灵,当时的措施稳定了市场,为修复、建设、发展市场赢得了时间。一些非常规的机制性措施,在市场完全进入自我修复、发展状态后已解除或正在退出,然而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谈中证金的退出为时尚早。
刘士余履任证监会主席尚未“满月”,上述回应虽未过多涉及下一步监管部门的工作细节,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记者会上的三问三答,释放出了几个明确的信号。首先,我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其次,监管层向市场传递出稳定的政策预期、在稳定的基础上务实推进市场改革的态度十分明确;再者,资本市场后续改革将牢牢立足国情、市情,更充分地考虑我国市场主体结构的特殊性,更注重综合改革的配套。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