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吴文庆:杠杆熊市带来市场更剧烈的波动,投资人和卖出执行人不是同一个人,机器指令不计成本的抛售对市场的冲击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而此次市场的调整,是对所有投资者的一种警示,相信会对市场未来的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对我们来说,这是第一次学习的过程,未来更要注重及时的止损和收益的兑现。
2015年三季度,A股市场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杠杆熊市”。四季度,A股市场何去何从?机构者信心是否会有所恢复?在基金公司投研总监们的眼中,哪些投资机会值得看好?目前,他们更看好价值股还是成长股,还是主题投资机会?未来三个月,A股市场还有哪些主要风险因素没有释放?
本期基金周刊邀请了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史博、博时基金特定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欧阳凡、长城基金研究总监吴文庆等三家深圳大中型基金公司投研总监,就上述投资者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专访。
《基金周刊》:您对四季度A股市场的表现有何展望?未来3个月,A股市场的主要风险因素有哪些?
史博:首先,市场再次出现大幅下跌的风险较小。在前期大幅下跌释放风险后,市场整体估值已基本合理。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利率大幅下跌,稳增长政策预期出台,经济基本面将有所改善。同时,杠杆资金撤离已经告一段落,投资者普遍谨慎,仓位较低。综合看,市场再次出现大幅下跌的风险较小。四季度最可能的格局是宽幅震荡,因基本面逐渐乐观,震荡中枢很可能逐步抬高。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