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投瑞银基金认为,近年来政府主导的主题投资,如食品安全、军工、互联网金融及上海自贸区等板块,相关指数均涨幅明显。
今日成交额27.7亿元!科创100ETF热度居高不下
重点布局权益类产品 今年以来新发基金规模破万亿元
三季度资管业务排名出炉 两家公募非货基金规模增超千亿元
“两会”期间“一带一路”成为热议焦点,相关投资机会也被券商一致看好。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主题基金的发行受到市场密切关注。据悉, ... 网页链接
11月6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对比第二季度数据来看,排名前20家的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整体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而基金管理机构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整体则较上一季度有所减少。从中基协公布的基金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来看,仅有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机构的月均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2024-11-08 00:37:00)
中基协最新发布2024年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与二季度相比,非货公募月均规模二十强的基金公司中,前五的位次不变,且规模环比增长;前二十强中,有2家公司的月均规模环比提升超千亿元银河期货三季度月均规模也增加了59.81亿元,至81.7亿元,环比提升了10个位次至第八;永安期货则提升了5个位次至第十四,月均规模达到33.18亿元,较二季度增加12.21亿元。(2024-11-07 17:03:00)
“回本就赎回”成了这一轮市场反弹后部分基民的选择。在一家基金公司工作的小秦近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身边的亲戚朋友几年前咨询的内容普遍是“什么基金可以买”,现在却更关心“能不能把手里的基金不亏本卖了”上述头部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募基金行业需坚守业务本源,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供给、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形成适合各类投资者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24-11-04 07:28:00)
今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共计12169只,资产净值达31.583万亿元,环比今年二季度末增加2.88%,同比增加16.35%。展望四季度,博时金融科技ETF三季报显示,相对于基本面,股票价格通常提前反应,在市场情绪回暖、企业盈利预期改善的背景下,股票市场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在投资者风险偏好大幅改善背景下,金融科技板块短期表现较好,但需注意其波动风险。(2024-10-31 00:37:00)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974只,总发行份额接近万亿份。其中,11月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突破1000亿份,新成立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达755.80亿份,创下2015年6月以来的新高在此次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的发售中,银行渠道明显发力,成为这波发行潮中的主力军。业内人士认为,被动指数产品成为未来权益市场主力军已是大势所趋,代销渠道也需要顺应新形势(2024-11-15 05:39:00)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11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达755.80亿份,创下近几年来的新高。从历史上单月数据来看,仅2015年6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的发行份额高于本月。业内人士认为,被动指数产品成为未来权益市场的主力军已是大势所趋,过往被动产品主要受到券商青睐,随着在此次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的发行中银行渠道的发力,未来的发行格局或将产生新的变化。(2024-11-14 15:40:00)
近期,随着股市回暖,私募产品发行升温明显。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8月私募备案新规实施以来,发行量已呈现逐月增长势头,8月~10月累计备案产品数量近千只,其中股票策略最受投资者青睐盈峰资本表示,展望来看,考虑财政部10万亿化债方案政策落地,预计增量政策或将持续推动市场震荡向上,建议均衡配置成长和价值板块。(2024-11-14 02:08:00)
“冰火两重天”,ETF市场分化加剧今年以来,随着ETF市场持续扩容,诞生了不少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巨无霸”产品。不过在发行市场持续火热、多只产品提前结募的同时,ETF市场分化正在加剧,年内清算的ETF产品数同比增长31%。在市场方面,王铁牛认为,基金管理人既要关注新发的ETF产品,也要关注存量ETF产品的持续运维和服务。此外,对于新发ETF产品,不仅要关注短期行业和市场热点,也要从当前估值优势、未来趋势发展等相对长期维度考量ETF产品的布局。(2024-11-14 07:50:00)
日前,公募基金今年二季报披露完毕。据统计,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为30.71万亿元,首次突破30万亿元。中欧红利优享基金经理蓝小康:未来投资主要关注以下七个关键词:上游资源、一带一路、高股息、稳增长、重化工业、国企和港股。具体到行业,主要看好有色、石油石化、船运造船、银行、房地产等行业中优秀公司的投资机会。(2024-07-25 00:22:00)
割裂,分化、调整,在今年上半年的基金行业继续上演。据记者统计,截至6月底,共有1403只主动权益基金上半年实现正回报,占比32.67%,29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超过10%,30只产品收益超20%,重仓资源周期等板块的基金业绩居前。“总体来看,我的投资长线逻辑未发生改变,投资重点还是放在上游资源、一带一路、高股息、大金融、国企提质增效等逻辑上。(2024-06-29 08:50:00)
东吴基金宣布两名基金经理转岗为研究员,引发了市场热议。两名基金经理任职回报均不佳,市场推测或是两人“回炉”的原因,相关产品由新人基金经理接管。有公募人士表示,部分主动权益的基金经理“回炉”是受业绩考核影响,本质上是公募行业的优胜劣汰,对于产品本身及持有人来说可能是利好,“由更合适的人来管理或许能产生更好的成绩”。但若产品频繁更换基金经理、由新人基金经理接棒,难免会让投资人信心动摇。(2024-06-26 06:36:00)
风险提示: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2023-11-08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