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兴全可转债基金经理杨云表示,2011年,可转债与信用债是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两大类,相对信用债,可转债的投资机会可能更大。他认为,市场整体下跌空间并不大,从时点来看,春节后入市是比较安全的。
“固收+”业绩反弹 公募加大布局 近期多见新发基金“双基金经理”配置
每经记者徐皓发自上海
基金市场“好卖不好做”的怪圈又一次在债券基金上重演。2010年二季度后掀起销售热潮的债券产品并未如期待中收获好的收益,而且在今年持续的通胀压力下更面临业绩受困的尴尬。
从去年成立的18只债券基金来看,成立至今业绩取得正收益的有9只,也就是说,另有一半的次新债基出现了业绩亏损。
次新债基盈亏均半
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趋势转向收紧,债券市场开始熊市征途。这一时期成立和建仓的债券基金并非轻松地低位吸筹,随着不断加息对市场预期的冲击,债券市场节奏瞬息万变;同时A股市场也展开剧烈震荡。
去年中期成立的债基中,国联安信心增益和长信中短债收益居前,累计收益分别为3.3%和1.16%;博时宏观回报则以1.7%的亏损幅度殿后。对于投资脉络把握不同,使得债基业绩分化也相当明显。四季度及时减持可转债和解禁新股保护了国联安信心增益的净值;而博时宏观回报则出于长期回报考虑加大了股票与可转债的配置,拖累了业绩表现。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