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夏基金旗下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基金日前公告,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0.13元,权益登记日、除息日为9月27日,派现日为9月28日。
两只利率债基金大卖!
首批10只中证A500ETF规模达1150亿元 20只场外基金募资近800亿
二级债基新鲜事: 爆款看得见 资金留不住
8月23日,平安基金、新华基金同日发布关于旗下基金产品增设新份额的公告,平安双债添益债券基金、新华双利债券基金拟在现有基金份额的基础上增设E类基金份额。刘有华表示:“老基金应增强投研能力,谋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力争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收益体验。同时应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2024-08-24 00:21:00)
今年以来,“迷你基”遭遇密集清盘,共88只基金黯然离场。3月20日,浙商基金旗下三只发起式基金进入清算程序。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震荡,发起式基金清盘压力增大琢磨金融研究院院长姚杨对记者表示,面对同质化竞争,清盘是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体现,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特别是公募基金领域发展日益成熟、健康的表现之一。如果定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持许多已经事实上没有存续意义的基金产品,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2024-03-20 22:42:00)
进入8月,基金发行“冰点”有融化迹象。8月2日,由永赢基金副总经理、知名基金经理李永兴担纲的“固收+”基金——永赢匠心增利混合基金宣告成立,募集规模超26亿元,成为8月首只爆款基金权益投资方面,永赢匠心增利基金经理李永兴表示,当前市场资金面仍以存量博弈为主。流动性方面,当前低利率的环境和居民存款的增加是未来风险资产价格上涨前的蓄水池。(2023-08-03 06:28:00)
8月2日,由永赢基金副总经理、知名基金经理李永兴担纲的“固收+”基金——永赢匠心增利债券宣告成立,募集规模突破25亿元,成为8月首只爆款基金。除了永赢匠心增利债券,7月以来,广发集轩债券、嘉实同舟债券、兴证全球招益债券等二级债基的募集规模也均在10亿元以上。展望下半年,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在研报中预计,在市场对“高收益、低波动”产品的持续需求下,“固收+”仍有发展空间。“固收+”产品有长期生命力,但择股、做轮动与防信用尾部风险等挑战,对管理人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23-08-02 12:17:00)
中信证券近日研报表示,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科技产业的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随着大模型能力在多模态、逻辑推理等方面的持续进步,AI料将与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深度结合,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落地,持续驱动科技产业投资,我们推荐关注AI算力、应用与数据、AI终端三个方向的投资机会。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AI的落地会持续驱动科技产业投资,与此同时,宏观需求的复苏和供给端技术创新也将为细分领域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我们推荐:(2024-11-15 08:02:00)
中信建投研报称,医药流通行业稳健增长,市占率稳步提升。随着院内诊疗秩序恢复叠加长期医保支出稳健增长,医药流通行业长短期增长动能充足,且医保局推出预付金政策,利于行业规模及周转效率提升外延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致商誉大幅减值:倘若公司外购标的整合不及预期,或将导致商誉减值,进而影响公司业绩。(2024-11-15 07:40:00)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港股自10月8日以来持续回调,恒生指数已跌去9月25至10月7日涨幅的2/3以上。回调期间,利多与利空兼具,因此当前港股回调幅度应当较为充分。特朗普的减税主张与施压美联储进行降息的倾向都对海外流动性总量有利,而其对华贸易限制主张则不利于海外流动性对港股的分配比例。(2024-11-15 07:35:00)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首批81家上市公司集体亮相。三年时间过去,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超200%,总市值也涨超130%。“北交所整体估值目前处于合理水平区间,仍具备一定的投资性价比,远期前景可以保持适度乐观。”冷文鹏也提到,未来随着北交所市场的高质量扩容,投资者数量、类型以及投入资金均将极大增加,目前北交所主题基金面临的硬性约束均有望逐步缓解,并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将出现更多的产品类型,具体体现在主题基金数量不断增长,主题基金类型持续丰富,主题基金规模稳步提升,并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行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24-11-15 01:52:00)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展望2025年,海外经济或呈现内需复苏潜力与外贸摩擦风险共存的特征。美国通胀存在反弹隐忧,非美经济体通胀或保持稳定。海外经济动能不及预期;外贸及移民等政策变化超预期;美欧通胀超预期;日本通胀持续性弱于预期;日本能源补贴政策超预期;巴以冲突等突发或意外事件影响超预期;美联储超预期加息。(2024-11-13 08:07:00)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全球政治经济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资产运行呈现新趋势,我们认为调整资产配置的时机已至,建议平衡资产配置,提升风险偏好,减配安全资产,增配风险资产资产配置建议:标配中国股债,战术灵活调整,海外股票先超配再减配,逐步减配海外债券,逢低增配黄金,维持低配商品。(2024-11-13 07:25:00)
随着股市回暖,固收+基金净值也在反弹,有基金在近一个月半月内涨幅超35%。在此背景下,公募机构布局固收+基金的意愿也正在增强。不过,也有一资深债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双基金经理配置也存在一些弊端。他称,“我目前管理的‘固收+’基金就没有多配置一名股票基金经理。(2024-11-12 14:42:00)
10月债基发行遇冷,新发数量和规模均降至今年以来新低。存量债基也面临较大赎回压力,规模大幅缩水,不少债基在5000万元的清盘线下“挣扎”。未来债基的配置价值如何?“从投资者持有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权益基金,债基一个明显特征是波动小,择时的难度和必要性相对较低。(2024-11-11 01: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