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此外,刘逖表示,上交所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交易机制的变革,国债ETF T+0交易,国债ETF回购,现在国债ETF T+0是非常成功的,活跃了市场的同时,没有造成波动和市场操纵。
沪深交易所最新发布!重点监控这些股票
国泰君安:库存维持降势 继续看好钢铁板块投资机会
知名基金经理最新调仓!科技企业投资机会获关注
近日,媒体上爆出一则非常重要的消息,经统计,截至今年10月20日,A股、港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合计3503亿元,同期股权融资规模为3492亿元,回购金额首次超过股权融资规模。当然,作为A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无不期待着A股市场能够早日实现从融资市场向投资市场的转变。(2024-11-12 06:51:00)
近期,发布已获得或者拟申请回购增持贷款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多。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8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贷款相关公告。其中,本周有28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贷款相关情况。和邦生物公告,公司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本次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3.01元/股。回购股份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2024-11-10 00:11:00)
刚过去的交易周,A股市场大涨,上证综指全周涨5.51%至3452.3点;深综指、创业板综指、科创50指数、北证50指数周涨幅分别高达7.65%、10.01%、9.14%、21.53%。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843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73亿元、183亿元、173亿元、192亿元、122亿元。此外,周五还有14500亿元MLF及8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2024-11-10 10:37:00)
一、本轮市值管理下的并购重组有何特点?今年以来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推出多项市值管理要求,其中包括将市值管理纳入央国企负责人考核,对部分公司要求披露市值管理计划,以及严格打击非法“伪市值管理”等风险提示:美国大选出现黑天鹅事件超跌,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市场博弈的复杂性超预期,政策变化的节奏复杂性超预期等。(2024-11-03 10:44:00)
伴随着自动驾驶赛道相关公司竞相IPO,明星公募基金经理开始将目光集体转向车载领域。明星基金经理频频调研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车载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市场正处于业绩真空期的环境有关,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当前策略是寻找同时有主题支撑又具有业绩拐点的新质生产力品种,随着电动汽车加速普及与自动驾驶概念升温,盈利能力迎来业绩拐点的车载领域成为又一个香饽饽。周志敏认为,在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企稳回升的带动下,上游相关半导体行业和元器件板块的景气也有希望延续,同时也期待软件和应用板块真正开花结果。国产化方向,传统信创替代,新兴人工智能行业的许多领域蕴含投资潜力,短期基本面好、同时长期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投资标的有望迎来更大机会。(2024-11-14 02:15:00)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化工正处于磨底阶段。供给端,虽然资本开支同比下降明显,但资本开支及在建工程仍处于历史高位,预计供需关系改善还需要一些时间;需求端,由于需求回暖是个渐进的过,向上反转的动力仍需要时间酝酿后续判断:展望24年Q4及未来两年,短期来看,虽然24年的“金九银十”旺季不旺,但供给刚性的行业仍表现了较强的盈利韧性,如MDI、钛精矿、磷矿石、三氯蔗糖等品种。中长期来看,基础化工板块或有望于25年逐步走出周期底部,开启温和复苏,推荐具备成本优势的龙头白马以及具备成长趋势的优质企业。(2024-11-12 07:28:00)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展望11月,市场将更加关注国内政策发力与内需消费复苏节奏,顺周期相关板块或短期相对受益,建议关注三个方向:1、顺周期+估值修复弹性仍大+旺季催化的板块,例如餐饮供应链板块我们认为在经历了9月底的估值快速反弹修复后,大盘于10月迎来横向调整阶段,由于外部存在美国大选等不确定因素,叠加处于三季报披露窗口期,市场更加关注短期具备业绩确定性的品种,而饮料、零食与调味品业绩具备韧性,乳制品边际改善,因此这4个板块10月收益在食品饮料内部相对明显(2024-11-11 07:18:00)
周四大涨行情,单日超80亿元资金净流入ETF11月7日,沪深两市双双大涨,A股三大指数涨幅均超2%,全天合计成交超2.5万亿元。普涨行情下,当日股票ETF出现超80亿元资金净流入,中证A500、沪深300、上证50等宽基指数品种领衔“吸金”,科创板、创业板相关ETF,以及券商、军工等行业主题ETF净流出较多。对于A股后市,天弘权益投资基金经理刘国江认为,大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悲观不仅没必要,甚至不正确;全国人大关于财政最终的结论出来后,市场会切入到由基本面驱动的行情,因此,后市对消费、科技较为乐观。(2024-11-08 13:25:00)
兵贵神速,新晋千亿规模指数又迎来新产品上报。10月31日,12家基金公司上报第二批中证A500ETF,其中,深交所、上交所各分别有7只、5只产品。摩根资产管理全球ETF主管Travis Spence表示,预计到2030年,摩根资产管理在全球将达到1万亿美元的ETF资产管理规模,而中国市场是令人兴奋的市场,尤其是ETF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其ETF规模在2028年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未来摩根资产管理还将继续扩大中国ETF业务。(2024-11-01 13:07:00)
10月30日,两只投资港股的ETF即将于沙特交易所上市,其中一只初始规模超12亿美元,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ETF。值得注意的是,除香港市场外,今年7月16日,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和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分别于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交易。数据显示,上市首日,两只沙特ETF高开高走并以涨停收盘,溢价率均超过6%,当日共大举揽金48.96亿元,换手率也分别高达420%和330%。(2024-10-30 00:05:00)
市场回调?或许是上车好时机,立即开户等待时机场外资金仍在持续进场!据数据,截至昨天,10月份三个交易日,股票型ETF份额较9月30日猛增近1325亿,总份额达到了1.87万亿份,其中科创50ETF和沪深300ETF份额皆达千亿级别杠杆资金亦在加码。截至昨天,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268.1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9.01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510.1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61亿元;两市合计15778.3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4亿元,本周已经增加1480余亿元(2024-10-11 13:14:00)
伴随着沪深两市成交创出历史天量,作为全市场“最锋利的矛”,股票ETF市场也再次创造历史。上交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总规模超过4302亿元,由此成为我国历史上首只规模站上四千亿元大关的股票ETF产品。“短短三个季度的时间,ETF总规模就从去年底的2万亿元迅速攀升至目前的3.5万亿元,成为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入市渠道,这也是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理念在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崛起的重要标志。”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2024-10-09 0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