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债券基金在这次风暴中并不是主角,但是基民受到的震撼却并不校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之前投资者们并不知道他们买的债基是干吗的。别说基民不知道,甚至很多理财经理都不清楚。
三季度资管业务排名出炉 两家公募非货基金规模增超千亿元
债基发行市场低迷 基金公司“护壳”忙
随着权益市场的升温,资金也在快速腾挪,股债跷跷板效应开始显现。10月以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超过580亿元,新发权益类基金诞生多只“30亿爆款基”。除了债券基金以外,部分跨境ETF也遭遇赎回。据Choice测算,自10月以来,截至11月5日,大成纳斯达克100ETF、招商纳斯达克100ETF净赎回额均超过5亿元。(2024-11-07 01:31:00)
9月24日以来,股市情绪回升,债券市场却接连调整。尽管不少债券型基金尤其是短债基金的净值近期有所修复,大额赎回压力却并未消失。邓和权分析称,未来伴随逐步降息过程,长期利率方向仍指向宽松,但目前国家积极落地相关经济支撑政策,利率下行趋势或有所趋缓。债基配置方面,短债和中短债相对更具配置价值。(2024-11-06 21:52:00)
今年以来,债券基金规模整体上涨,并在二季度末首次突破10万亿元,但经过三季度的波动调整后,债基的季度规模又首次出现下降。国联基金也表示,会采取中性偏防守的投资策略,维持投资组合的久期中性,以应对市场潜在波动风险。(2024-11-03 00:10:00)
公募基金今年三季报已全部披露,尽管在总规模上仍保持增长,但在三季度末权益市场投资情绪大幅回升下,仅约44%的债基规模实现扩张,多属于业绩表现较好的利率债品种。步入四季度,随着市场对政策预期分歧的加重、债市自营类机构止盈心态的增强,不少基金管理人士在考虑适度缩短组合久期以增强资产组合的流动性管理,业内人士看来,四季度债基投资的胜负手可能仍在于久期水平的把握。往后看,东北证券固收分析师刘哲铭表示,随着市场对政策预期分歧的加重、债市自营类机构止盈心态的增强,四季度债市波动或相对更大,对基金择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市场波动和赎回压力加大背景下信用债易陷入流动性困局,四季度债基投资的胜负手可能仍在于久期水平的把握。(2024-10-29 02:26:00)
11月6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对比第二季度数据来看,排名前20家的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整体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而基金管理机构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整体则较上一季度有所减少。从中基协公布的基金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来看,仅有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机构的月均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2024-11-08 00:37:00)
10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投资者需要认识到,公募基金大多以长线投资为主,收益也需要较长时间来体现,累计收益率并不代表年年都赚钱。因此,对公募基金,不仅要有信心、还要有耐心,才能迎来回报。(2024-10-25 00:55:00)
再创新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2.07万亿元。这是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2万亿元。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9月底以来,A股市场快速升温,市场情绪回暖,风险偏好明显改善。当前政策底已明确,经济预期转向积极,权益市场胜率与赔率提升,迎来配置良机。(2024-10-24 00:03:00)
公募基金总规模年内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股票型基金成最大增量。10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2万亿元,年内以来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此前2月、4月、5月与7月,我国境内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均创下历史新高。(2024-10-24 0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