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与长城消费增值相反,仓位一致的宝盈核心优势却神气无比。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今年以来七涨三跌,短短一个月时间,重仓股二六三、赛为智能分别大涨48.04%、37.00%,海通证券、康美药业涨幅超过22%,史丹利、朗玛信息涨幅超过13%。
中信证券2025年基金投资策略:基于投资者风险偏好分层
“专业基金买手”打造多资产组合之“锚”
近期,随着股市回暖,私募产品发行升温明显。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8月私募备案新规实施以来,发行量已呈现逐月增长势头,8月~10月累计备案产品数量近千只,其中股票策略最受投资者青睐盈峰资本表示,展望来看,考虑财政部10万亿化债方案政策落地,预计增量政策或将持续推动市场震荡向上,建议均衡配置成长和价值板块。(2024-11-14 02:08:00)
A股市场9月下旬以来强势上涨,行情已演绎近两个月时间。在市场赚钱效应持续显现的背景下,私募机构之间的业绩差异凸显。夏盛尹认为,目前A股的市场底部已经明确,前期市场涨幅明显,短期可能需要进一步震荡整固。主观多头私募的业绩回升趋势能否延续,将取决于机构的投资策略适应能力及市场环境的配合,建议主观多头管理人及私募投资人继续坚持“长期主义”投资。(2024-11-14 05:42:00)
生存不易的公募环境下,部分基金经理正以两头押宝甚至三头的方式稳坐钓鱼台。随着赛道策略连续多年在业绩年度排名中碾压个股精选,简单粗暴、两面下注的赛道化投资成为不少一拖多基金经理的生存法则。显而易见的是,虽然个股精选在业绩排名中往往吃力不讨好,但却能更加反映出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与业绩评价,因而也成为公募FOF覆盖的偏好对象。以FOF覆盖最多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之一的刘旭为例,尽管他管理的多只产品没有任何一只产品年内收益率超过30%,但其所管的多只基金均采取个股精选和平衡策略,不同产品间并未出现一正一反、一空一多的多头讨巧操作,这使得其所管各产品的业绩差异极小,从而使基金经理的持仓风格和投资策略,更加真实地与业绩实现匹配。(2024-11-12 15:15:00)
市场积极信号持续释放下,公私募自购步履不停。近日,思睿集团旗下私募海南思瑞基金宣布自购。记者采访获悉,多家百亿级私募当前仓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尤其是伴随着业绩回暖,诸多此前跌至预警线附近的产品也开始逐步提升仓位。(2024-11-11 18:36:00)
随着权益市场的升温,资金也在快速腾挪,股债跷跷板效应开始显现。10月以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超过580亿元,新发权益类基金诞生多只“30亿爆款基”。除了债券基金以外,部分跨境ETF也遭遇赎回。据Choice测算,自10月以来,截至11月5日,大成纳斯达克100ETF、招商纳斯达克100ETF净赎回额均超过5亿元。(2024-11-07 01:31:00)
公募各类型基金三季度净申购赎回情况出炉,仅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于三季度获净申购。整体来看,三季度报告期内,产品赎回现象较为普遍,各类型基金中除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外,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均出现了净赎回的现象。而银华基金李晓星旗下在管10只产品中,仅银华心兴三年持有在三季度获小幅度净申购99.20万份,其余8只均遭净赎回,剩余一只则尚未开放日常申赎。(2024-10-31 02:25:00)
在股票市场风险收益迅速提升的新环境下,持有债基产品的机构金主频频异动。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受追求弹性业绩的需求猛增,公募基金、FOF的仓位属性偏股还是偏债成为决定规模变化的重要指标,有偏债基金在短短三个月内从8000万元剩下不足60万元规模,亦有满仓股票型基金的公募FOF三个月内规模狂增1.6倍。谈及后续关注的方向,华安基金表示,首先,关注估值修复空间较大的新质生产力方向,包括芯片硬科技,AI硬件、新能源、传媒、计算机等。(2024-10-25 00:03:00)
在权益市场逐渐升温之际,基金仓位属性偏股还是偏债,成为决定规模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有偏债基金规模在短短3个月内从8000万元锐减至不足60万元,也有满仓的股票型FOF产品3个月内规模大增1.6倍。谈及后续关注的方向,华安基金表示,首先,关注估值修复空间较大的新质生产力方向,包括芯片硬科技,人工智能硬件、新能源、传媒、计算机等。(2024-10-24 00: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