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可以设想一下,假如销售推荐的投资产品过去三年的平均收率是30%,那它有无限种组合的可能,万一过去三年的收益率分别是200%、-10%、-100%呢?产品风险多大,不言而喻。
中国资产仍被“低估”!10月以来海外上市中国股票ETF规模激增
前些天,小白来问小巴:“小巴,我把过去几年的收益和公布的投资回报率一算,不对啊,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基金公司坑我了?”
2015年初,小白花费100万元,购买了某款股票型基金产品。根据基金公司公布的年度回报,这个产品2015年~2017年的收益率分别是15.37%、-18.94%、53.88%。
小巴根据小白提供的数据算了下,发现最终的收益是对的,那为什么小白算得不对呢?
于是,小巴问小白:“你是怎么算的呢?”
小白振振有词:这很简单啊,知道了这三年的年收益率,只需要把年收益率加起来就好了啊。
15.37%-18.94% 53.88%=50.31%,所以应该是收益了50.31万才对。
听完小白的回答,小巴哭笑不得,也是这才发现:
原来很多人在遇到类似的计算问题时,会首先选择更为直观的加法;而其中暗含的乘法逻辑,往往会被人们忽略。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