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值得注意的是,看基金季报、年报要格外注意,这些报告都存在“时滞”问题。公布季报后,市场已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可能参考价值有限。最重要的仍是持续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4月下旬,又到了基金发布季报的季节。随便看一份基金定期季报、年报,都是洋洋洒洒几万字,相当于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的篇幅了。
枯燥、无趣的季报怎么看得懂?本期工作室瞄准刚刚披露完毕的季报,一方面为你分析下一季度报告带来的理财启示,另一方面也为你解读一下基金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的考察重点。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一季度末偏股基金持有银行存款及清算备付金比例较去年底减仓2.87个百分点,至13.51%。目前基金手中弹药处于一个较为充裕的状态。公募基金一季度偏股基金重点加仓制造业、采矿业、农林牧渔业,一些重仓品种值得关注。
常见的基金定期报告,包括了季报、半年报和年报。这类定期报告究竟读什么?其实大有学问。
定期报告包括了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三类定期报告内容各有不同。
先看刚刚披露完毕的基金季报,披露内容包括:重要提示、基金产品概况、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管理人报告、投资组合报告、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情况、备查文件目录等等。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