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特朗普胜选。中信证券认为:第一,参考历史经验,关税反制预期渐起,或抬升农产品进口成本,拉动种植产业链景气度回暖。特朗普胜选。我们认为:第一,参关税反制预期渐起,或抬升农产品进口成本,拉动种植产业链景气度回暖。第二,科技自主可控政策或将进一步加码。(2024-11-07 07:59:00)
标签:
抬升
种植
进口
农产
关税
粮食
产业链
-
在整体行情震荡之际,“浓眉大眼”的红利再度登上基金发行“C位”,10月和11月均有多只产品开启发行。鹏华基金余展昌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投港股红利比A股红利多一个AH股溢价,因为港股红利的股息率更高,市场期待AH股溢价的修复带动其估值抬升,幅度会更高。(2024-11-06 13:09:00)
标签:
红利
股息
港股
估值
市场
板块
投资
关联基金:
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
万家中证红利ETF
-
债券市场的波动,让债券基金感受到了“季节冷暖的交替”。第三季度,尽管债券基金数量持续增长,但其规模和份额却出现了下滑。负责中欧增强回报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也认为,纯债资产方面,组合在7、8月采取较高的久期中枢,同时把握市场在政策冲击影响下收益率抬升的时点进行久期抬升,获取了较好的收益(2024-11-04 05:20:00)
标签:
债券
债市
市场
规模
波动
下降
组合
-
公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共有153家公募基金对12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1721次调研,较前一周的600次相比,上周公募调研积极性大幅提升,调研次数环比增幅达186.83%。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接近尾声,公募机构调研热情有望持续高涨。展望未来,韩广哲认为,A股走势仍紧贴实体经济变化与政策预期,结构性机会突出。当前,全球AI产业趋势不断抬升或已成共识,其中A股有诸多大市值的行业龙头公司处于部分核心环节,有望充分受益,特别在光模块、服务器等领域上,A股有一批拥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具备投资价值(2024-10-29 00:06:00)
标签:
调研
公司
上市公司
上市
预期
股价
涨幅
-
近日黄金价格持续走高震荡,黄金ETF也普遍上涨,对于金价上涨的原因,广发上海金ETF基金经理姚曦分析认为,从全球范围看,自美联储9月开启降息以来,包括欧盟、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都启动了降息,利率的下行持续驱动金价上涨基于此,他表示,在低利率预期以及地缘风险抬升的背景下,央行与普通投资者持续增持黄金,短期震荡不改金价基本面向上趋势,金价后续上行空间仍然可期。(2024-10-28 19:58:00)
标签:
金价
降息
黄金
上涨
抬升
震荡
利率
地缘
关联基金:
广发上海金ETF
金ETF
-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当前新能源车产业链处于周期底部区间,新能源车旺季叠加储能强于预期锂电需求迎来改善,随着25年欧洲碳排放方案落地和美国可能的储能“抢装”锂电中期需求有望持续拉动。全球动力市场装机持续高增长。据SNE数据,2024年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69.8GWh,同比增长19.0%。其中中国企业前十占比过半,宁德时代领先地位明确。(2024-10-22 07:47:00)
标签:
增长
储能
产业
电池
产业链
销量
渗透率
-
昨日ETF净流出资金约173亿元!中证A500指数ETF持续吸金,五日净流入近150亿元昨日股市冲高回落,沪指小幅收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2%,深成指涨1.09%,创业板指涨0.69%。国泰基金也表示,随着长期市场熊市告结,股市可能迎来宽幅震荡的局面。政策底确认后,市场风险偏好抬升,流动性改善,结构上综合景气度和风偏改善,更关注成长科技。(2024-10-22 13:19:00)
标签:
净流入
指数
资金
流出
市场
结构
关联基金:
金ETF
-
投资要点一、回顾:反弹如期而至,8月启动港股行情,9月启动A股行情l3月21日报告《港股的春天:高胜率投资是赢家之道》强调2024年港股有望底部抬升,从过去数年的空头市场逐步回归多头市场。l5月下旬,我们曾指出:港股“空头回补”驱动的第一阶段行情已基本结束,港股6、7月份是行情震荡期,8月份有望启动第二阶段行情。第三,精选“科技牛”,包括新能源车、国防军工、计算机AI、生物医药biotech、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等。(2024-10-05 10:18:00)
标签:
港股
政策
股市
行情
政治局
作为
重点
消费
-
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再度迎来普涨行情。截至9月30日收盘,上证指数涨8.06%报3336.50点,深证成指涨10.67%报10529.76点,创业板指涨15.36%报2175.09点。华安证券则提到,新政、新基调极大提振经济和投资信心,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抬升、反转预期强烈,上涨动能充足。(2024-10-01 07:13:00)
标签:
政策
市场
经济
预期
券商
证券
行情
上涨
-
今年上半年,市场对港股的关注持续增强,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过3700亿港元,超过2023年全年。港股ETF中,红利、科技类跨境ETF尤其受到机构青睐,一批产品被显著增持。易方达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经理表示,在国内基本面、政策面以及人工智能产业趋势持续推动下,港股互联网企业盈利增速中枢有望得到抬升;同时,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有望回暖,推动板块估值修复。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港股互联网板块可能在盈利增速提升与估值修复的推动下,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2024-09-09 07:01:00)
标签:
港股
机构
投资
投资者
红利
持有
互联
关联基金: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华夏恒生ETF(QDII)
-
9月初,沪指再到2800点附近,股市的震荡走势让投资者比较困惑。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私募基金人士认为,近期市场走势主要受宏观经济数据疲软等因素影响,市场情绪较为低落。另外,丹羿投资表示,过去两个月,国内经济相较于二季度并没有明显好转,资产价格也随之出现了二次探底,但恒生指数却在过去半年出现底部抬升的走势,原因主要是相关红利、资源、互联网头部企业的业绩表现在弱市中极具韧劲,同时多家公司宣布百亿甚至千亿回购计划,提升股东实质性回报(2024-09-08 21:38:00)
标签:
市场
政策
降息
宏观
经济
投资
预期
数据
-
随着权益市场的持续调整,投资机会正在“跌出来”,部分基金开始逆势谋攻。近期,多只“固收+”基金宣布增聘权益类基金经理,部分灵活配置型基金也在修改业绩比较基准,将对标存款利率调整为对标权益指数收益率“随着A股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长期回报率的稳定性会得到提升,追求稳定收益率的资金会有意愿和动力流入股市,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中枢或稳定抬升。”在星石投资基金经理汪晟看来,美元利率对应了全球资金价格,全球资金价格的下行将更加有利于提升中国优质资产的定价。(2024-09-02 01:52:00)
标签:
权益
收益率
投资
经理
仓位
收益
资产
-
近期,由于市场波动,发行成本抬升,债券取消发行的数量激增。上周,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的规模环比增长了4.34倍。本轮债券发行取消潮的缓和,或有赖于二级市场的企稳。周冠南指出,后续信用债是否持续调整或可主要关注机构赎回情况,当前市场尚未发生大规模赎回,但部分机构存在止盈压力,且信用债收益吸引力有限,仍有小额的持续赎回,若后续基金赎回效应缓和,则信用债调整压力可控。(2024-08-27 13:18:00)
标签:
发行
信用
债券
赎回
市场
利率
国债
-
进入8月最后一个交易周,中报迎来密集披露期,A股行情将如何演绎?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当前海内外积极因素的共振,有望推动市场中枢抬升。配置上,“科技+红利”的“哑铃型”策略仍适用当下A股。具体行业配置上,建议投资者关注电子、电力、运营商、铁路公路、银行等。(2024-08-26 07:57:00)
标签:
市场
降息
政策
中报
关注
有望
资金
周期
-
中金公司表示,核电重启渐成全球共识,新增机组+存量延寿共同拉动铀矿需求。我们认为,核电具备清洁性、稳定性,全球对核电态度逐步回暖,有望支撑铀矿需求。二次供应承担重要角色,长期总量或逐步呈下行趋势。铀矿常见的二次供应包括:商业库存、稀释高浓度铀矿、尾料再浓缩、提取乏燃料等。根据UxC预测,到2030年,全球铀矿二次供应量或在7000-8000tu左右。(2024-08-13 07:15:00)
标签:
核电
供应
全球
需求
存量
供应量
-
作为机构资产配置和居民财富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ETF已成为各类资金入市的重要载体,规模逆势增长,较好地发挥了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在近期的震荡行情中,资金借道ETF大举入市。谈及后续看好的配置方向,汇丰晋信基金表示,短期来看,随着经济企稳修复,通胀低位回升,市场盈利筑底回升,具备盈利改善高弹性的传统顺周期板块值得投资。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正在重构,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将具备更大的长期发展空间,是权益资产处于相对低位时值得重点布局的方向。(2024-08-12 02:45:00)
标签:
申购
资金
投资
市场
入市
回升
仓位
关联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上证50ETF
华夏中证1000ETF
嘉实沪深300ETF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
-
年初至今,资金持续聚焦港股投资机会,港股红利策略备受青睐。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港股红利资产的代表——中证港股通高股息全收益指数累计上涨了24.3%。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显示,港股高股息策略配置价值仍在,由于AH股溢价的存在,港股的股息率相对A股具备较大优势,结合央企高股息率、稳定的盈利能力和低估值特性,在新一轮央国企改革背景下,港股市场中央企配置价值有望抬升。(2024-08-02 00:34:00)
标签:
港股
股息
红利
投资
资产
市场
上涨
-
7月以大涨收官,今天多个指标走出本月最强一天。普涨之下,数据非常亮眼。一看主要指数表现。因此,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市场可能会迎来风格再均衡,成长股估值未来有望进一步抬升。科创板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如人工智能、半导体、高端装备等板块,当前正迎来政策大力支持+科技行业自身景气度回暖+国内外货币环境宽松预期三重共振。(2024-07-31 18:47:00)
标签:
市场
政策
会议
科技
预期
板块
涨幅
关联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南方中证1000ETF
南方中证500ETF
南方中证500ETF
-
日前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多家基金公司二季度出手自购旗下的养老目标基金,部分获自购金额过亿元。多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养老目标基金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多家基金公司出手自购旗下的养老目标基金。多位养老目标基金表示,未来依然会发挥FOF的优势,保持多资产和多收益的多元化配置,整体的波动力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此前提下,力求实现资产净值的稳步抬升。(2024-07-27 01:26:00)
标签:
养老
持有
目标
公司
二季度
季报
多家
-
7月19日,纳指科技ETF、沙特ETF、标普500ETF等跟踪海外指数的基金持续高溢价。截至当日收盘,景顺长城纳指科技ETF溢价率高达14.3%。此外,还有多只QDII溢价率超过5%。近一周,代表美国中小盘的罗素2000指数上涨近10%。华宝海外科技LOF基金经理赵启元表示,随着降息预期抬升,中小盘美股向上弹性或更大。(2024-07-19 15:08:00)
标签:
溢价
科技
指数
中小
抬升
降息
弹性
-
今年以来,重仓红利资产成为不少权益类基金的制胜法宝。凭借重仓煤炭、电力、银行等高股息个股,多只基金产品净值增幅不菲。赵枫通过产品二季报表示,市场避险情绪抬升,红利资产表现进一步分化。伴随股价上涨,国有大银行、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类公司、电信运营商等公司的隐含回报持续下行,投资者似乎已不太在意相关公司的商业模式及其业绩的稳定性(2024-07-19 05:43:00)
标签:
红利
资产
减持
二季度
公司
股息
关联基金: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
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
-
一、三季度是结构性机会乏善可陈的窗口。短期结构演绎缺乏趋势,择时的重要性提升。讨论未来一段时间的择时节点:1.7月15日共和党、8月19日民主党将分别确认候选人,并发布竞选纲领,这将是贸易保护政策担忧集中发酵的窗口总体而言,我们维持三季度弱势震荡市,四季度指数中枢抬升的判断。风格上三季度红利低波占优,在非市场力量支撑预期强的阶段,不排除交易性资金借势推动轮动行情。(2024-07-07 09:56:00)
标签:
可能
季报
预期
机会
投资
趋势
结构
结构性
-
ETF再度成为市场的“吸金”主力。3只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的上市公告书显示,机构是其重要“买主”,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国新投资更是豪掷7亿元入市。华商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孙志远认为,权益资产的估值或已极度低估,向下空间有限,而向上潜力较大。未来两到三年市场或将处于底部抬升的阶段,短期内市场可能还处于震荡态势,但对长期趋势依然看好,建议保持适度权益资产仓位,同时适当规避高拥挤度板块。(2024-07-06 01:44:00)
标签:
份额
投资
申购
持有
公告书
红利
资产
关联基金:
富国中证通信设备主题ETF
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嘉实沪深300ETF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
神秘大资金又出动了!短短不足10天时间,已有逾500亿元资金借道A股ETF入市,主要流向4只沪深300ETF和部分中证500、中证1000、双创相关ETF。华泰柏瑞基金认为,近期科创板表现强势,一方面是权重行业电子板块短期体现出了一定比较优势,突破上行;另一方面,陆家嘴论坛相关政策预期抬升了投资者的热情,监管对科创板表现出鼓励和呵护,从发行、并购、交易机制等不同角度全方面支持。从增量资金的角度,机构网下申购需科创板底仓以及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都可能带来正向反馈,其中前者的影响或更大,尽管具体市值要求尚未公布,但仍有望增加金额相当可观的配置盘。(2024-07-01 00:18:00)
标签:
资金
净流入
入市
市场
指数
关联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嘉实沪深300ETF
易方达沪深300发起式ETF
易方达沪深300ETF
-
海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从DDM模型看影响下半年市场三个因素,1)情绪面上三中全会有望明确深化改革方向,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科技制造方面,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进一步突出“硬科技”特色,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创投17条”,进一步改善科创企业融资生态环境,政策利好和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未来科技制造相关领域有望进一步受益,具体可关注以下两个领域:一是AI技术赋能推动复苏的消费电子(2024-06-30 08:32:00)
标签:
市场
基本面
有望
三中全会
制造
政策
改善
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