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证券近日研报表示,2025年有望成为mRNA肿瘤疫苗商业化的元年,凭借在降低复发和远端转移方面更优且更稳定的疗效表现,我们预计mRNA肿瘤疫苗将成为mRNA疫苗领域的下一重磅单品并迅速打开市场。mRNA肿瘤疫苗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属性,将开拓百亿蓝海市场,我们测算2035年全球和国内mRNA肿瘤疫苗市场规模分别将达到210亿美元和100亿元的量级。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疫苗设计生产时间可能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国内mRNA疫苗平台建设不及预期;政策超预期变动风险;疗效不及预期风险。(2024-09-24 07:45:00)
标签:
患者
市场
预期
壁垒
商业
-
A股首批沙特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本周上市。7月16日、17日,这两只沙特ETF连续触及涨停,首日成交额合计近50亿元。在医疗保健方面,患者数量的增长、价格上涨是关键的关注领域,而从长期来看,机构认为供需差距仍是该行业的结构性催化剂,同时还有来自私有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和非有机增长的机会。(2024-07-18 00:01:00)
标签:
投资
增长
公司
能源
机构
资本
认为
-
核心观点阿尔茨海默病基数庞大,早期干预相关市场空间广阔。阿尔茨海默病为临床最常见神经认知障碍,202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2.8亿,该群体认知障碍患病率约为6.04%,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比约60-80%,对应患者人数1,000-1,400万人,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呈逐年增长态势。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价格下降的风险、政策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2023-11-29 08:09:00)
标签:
风险
新药
认知
临床
患者
-
拥有医药背景的华富基金基金经理廖庆阳对医药板块的研究情有独钟。金融从业十一年来,廖庆阳花了七年时间做医药行业的卖方研究,之后转行做买方投资,目前已深耕医药主题投资接近两年长期维度来看,受益于国产替代、技术创新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和设备;受益于消费升级的品质医疗服务和消费医疗;受益于工程师红利、承接全球需求的医药制造和研发服务;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消费升级的传统中药和院内中药;以及受益于工程师红利、国产替代大潮的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以及一些新兴的技术进步孕育的新的投资机会都是我会关注的方向。(2023-11-09 06:31:00)
标签:
医药
投资
创新
产业
赛道
研究
受益
关注
-
最新披露的持仓数据显示,公募基金三季度调仓换股迹象明显,在人工智能热潮降温同时,医药已成为基金经理加仓的主要方向,何帅、朱红裕、归凯等知名基金经理均在三季度对医药股明显加仓。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当前医药行业估值较低,且机构对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处于过去十年相对较低的位置,在经历较长时间调整后,医药板块的后市表现预期较为乐观。欧阳娟表示,后续医药板块投资可以重点关注四大方向:一是创新药及其产业链,特别是未来有望实现国际化突破的创新药产品以及模式,未来会不断满足患者治疗需求;二是行业渗透率低、增速快且国产化率低的创新医疗器械,部分优质器械或有望走向国际化;三是行业进入壁垒高、国际化能力强的医疗设备;四是长期稳健成长的优质中药及消费类医药资产等。(2023-11-01 04:13:00)
标签:
医药
板块
创新
经理
行业
估值
关联基金:
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A
-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在此前CVOT临床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又再下一城,在慢性肾病FLOWIII期临床研究中因达到预期终点而提前终止临床试验,相应用药人群全球超1亿人,市场空间超200亿美元。中信建投认为,GLP-1类药物目前已在2型糖尿病、超重与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和慢性肾病中展现出临床获益,可覆盖人群庞大。商业推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在商业推广中存在推广进度不及预期,销售费用变化,竞争环境改变等风险。(2023-10-17 07:42:00)
标签:
临床
患者
药物
预期
-
中信建投表示,GLP-1作为经典的降糖和减重靶点,在新适应症拓展上潜力显现。诺和诺德SELECT研究的成功,证明通过GLP-1类药物进行减肥不仅仅会带来体重下降,同时还可让CVD患者得到心血管保护投资建议:GLP-1类药物不仅有降糖与减重功效,同时在多个适应症中可让患者获益,背后可治疗的人群广泛,市场空间大。我们认为应关注国内管线价值高、临床进度靠前、渠道推广能力强的公司。(2023-08-23 07:25:00)
标签:
药物
患者
研究
-
中信建投表示,GLP-1类药物已证明其临床价值与商业化潜力。国内超重与肥胖患者人群基数广泛,健康需求催化GLP-1类药物市场增长。我们认为应关注国内管线临价值高、临床进度靠前、渠道推广能力强的公司。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研发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审批不及预期风险;商业推广不及预期风险。(2023-08-11 07:34:00)
标签:
风险
药物
临床
患者
价值
预期
商业
-
创新药被许多人誉为医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药物创新关乎医学进步与人类健康。青霉素等抗菌类药物的出现,让细菌感染不再像以前一样致命;疫苗的发明,让人们免于众多疾病的威胁;降压降脂等各类药物面世,有效帮助许多患者应对慢性病、延长寿命从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的长期收益风险表现来看,自基日2014年12月31日至2023年7月31日,指数年化收益率为8.2%,年化波动率为27.5%,夏普比率为0.40。(2023-08-07 07:11:00)
标签:
创新
指数
成份股
产业
药物
成份
-
近段时间以来,“二阳”等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当前新冠病毒流行情况怎样?为什么“阳”过以后还会再“阳”?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有一些患者他恢复得比较慢,但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一般说要超过三个月,仍然存在着这些症状,并且这些症状持续已经超过两个月了,我们叫它“后遗症”(2023-05-28 05:27:00)
标签:
变异
疫情
患者
病毒
-
天风证券指出,辅助生殖是生育保障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在人口结构变化、不孕患者增加、辅助生殖技术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政策支持体系日益完善,有望进一步提升辅助生殖行业景气度。建议关注:①辅助生殖医疗机构:锦欣生殖(H)、国际医学;②中医诊疗机构:固生堂(H);③上游试剂企业:建议关注贝康医疗(H)等。(2023-02-07 07:32:00)
标签:
生殖
医保
中医
人口
技术
提升
-
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实行车票实名制情况下,儿童旅客以年龄划分优惠标准。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在全国首次将患者“临终决定权”——“生前预嘱”写入地方性法规,于2023年1月1日施行,其中明确,医疗机构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实施医疗措施,应当尊重患者的“生前预嘱”。(2022-12-31 09:23:00)
标签:
明确
实施
患者
措施
条例
-
每日主题策略讨论,东方财富网汇总八大券商观点,揭秘行业现状,观察行情走势,提前为您把脉A股。关注防疫政策变化以及国内新冠疫情进展,感染患者快速增加将对相关产品需求大增,从预防、诊断及治疗三条路径分别关注相关标的:1)疫苗:康希诺(吸入剂型疫苗);2)抗原检测:万孚生物、东方生物等;3)新冠口服药及产业链,以岭药业、华润双鹤、复星医药等,以及以止咳药、退烧药为代表的OTC用药。(2022-12-09 11:57:00)
标签:
疫情
生物
药业
防控
需求
关注
-
事情变化得比较快!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目前,捷倍安阿兹夫定片已在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正式开售,患者可通过海王星辰药急送小程序下单,填写处方信息后预约门店直送。国内还有先声药业、前沿生物、君实生物、苏州旺山旺水、歌礼、云顶新耀、谷森医药、陕西盘龙、普米斯、三优生物、博济医药等10余家企业/高校/机构在开发3CL蛋白酶抑制剂的新冠肺炎适应症。(2022-11-19 00:03:00)
标签:
肺炎
生物
中医药
推荐
-
消息面上,11月1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强调要从三个方面加强能力建设和对患者的分级分类救治。(2022-11-18 00:00:00)
标签:
生物
医药
加强
建设
关联基金:
天弘国证生物医药ETF
-
更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行业的火爆,眼科类公司迎来一波上市潮,包括光正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等多家公司,曾独占市场的爱尔眼科已不再稀奇。(2022-08-25 00:00:00)
标签:
眼科
公司
患者
增长
并购
净利
-
据央视新闻,7月4日,上海医药阳光采购网发布《关于本市做好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有关工作的通知》,宣布上海自即日起执行第六批国家集采(胰岛素专项)中选结果在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用药的持续性,对控制病情发展非常有益。目前,我国糖尿病人群达1.4亿人,超过1000万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注射胰岛素。(2022-07-05 00:31:00)
标签:
患者
医保
采购
价格
-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受疫情影响,预计二季度消费医疗业绩增长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而进入Q3季度,由于暑期是医美、医疗服务、尤其是眼科视光屈光等的消费旺季,在需求延迟叠加新增需求释放下,预计消费医疗有望实现加速增长。消费医疗领域历来牛股倍出,该机构认为随着中国医疗消费水平逐步提升,患者诊断意识加强、医疗保健消费升级将带来量价齐升,消费医疗成长空间广阔。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受疫情影响,预计二季度消费医疗业绩增长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而进入Q3季度,由于暑期是医美、医疗服务、尤其是眼科视光屈光等的消费旺季,在需求延迟叠加新增需求释放下,预计消费医疗有望实现加速增长(2022-05-29 20:05:00)
标签:
消费
扰动
预计
需求
增长
疫情
-
除了核酸检测,新冠自测政策也正式落地。3月11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经研究,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德邦证券点评称,国内新冠抗原检测方案(试行)正式发布,看好相关产业机会。抗原检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作为官方认可的检测方式,灵敏度和敏感度已得到验证,近期在香港疫情中,抗原检测对于新冠患者的快速筛查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突出抗原检测的意义。(2022-03-12 00:10:00)
标签:
检测
疫情
病毒
生物
-
但是客观上,医保集采的确对部分医药医疗企业的股价有一定的冲击。“从早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细分赛道之前,要提前做好集采的影响评估,只选择具有高壁垒、低竞争,对患者价值重大的方向去布局(2022-02-28 00:00:00)
标签:
投资
赛道
企业
投资人
融资
做好
-
11月5日,辉瑞在美股盘前直线拉升,涨超10%。其他抗疫概念股普跌,Moderna、BioNTech和诺瓦瓦克斯医药均跌超7%。而开拓药业(09939.HK)的普克鲁胺效果最为神奇,远远超过了目前测试的任何其他疗法,轻中症(男/女)住院下降92%和90%,死亡下降100%/100%,对于住院患者,死亡下降78%,缩短康复天数5天。(2021-11-05 20:20:00)
标签:
药物
-
医药板块最近不平静。利空利好大拉锯按照投资范围进行分类,全市场的ETF可以分为规模指数ETF、行业指数ETF、策略指数ETF、风格指数ETF、主题指数ETF。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有很多化学制药项目还以仿制为主,以价格为竞争手段,缺乏原创新药研能力的企业,和国际市场上的创新竞争去抗衡还存在短板。仿制药以低的价格让更多的患者收益,但原创新药才能令国内药企更具国际和国内竞争实力。(2021-05-07 12:59:00)
标签:
医药
原料药
板块
疫情
行业
关联基金:
汇添富中证医药卫生ETF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A
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
-
海外疫情从3月以来持续反弹,新患人数一直维持较高水平(70万~80万人/日),特别是近几日,印度新冠患者的飙升更是达到惊人地步。据印度卫生部公布数据,截至当地时间4月26日8时,印度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35万例,已连续5天单日新增确诊超30万例。在明星公私募基金经理积极买入或增持的同时,机构对医药股的调研也是热情不减。今年以来,机构调研家数最多的公司为迈瑞医疗,而排名前5的公司中,还有爱美客。(2021-04-27 07:52:00)
标签:
公司
医药
疫情
生物
业绩
接种
原料药
-
据悉,锦欣生殖为患者提供两种治疗方案:人工授精与IVF 技术。锦欣生殖目前拥有并管理成都西囡妇科医院、深圳中山医院等五大辅助生殖技术中心。(2021-04-06 00:00:00)
标签:
生殖
个股
港股
持有
持仓
蓝筹
管理
关联基金:
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
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QDII)
-
随着公募基金2020年年报披露完毕,内地公募基金去年完整版持仓也悉数曝光,其中明星基金经理的持仓变化成为关注的焦点。综合来看,他们的风格并没有明显变化。据悉,锦欣生殖为患者提供两种治疗方案:人工授精与IVF 技术。锦欣生殖目前拥有并管理成都西囡妇科医院、深圳中山医院等五大辅助生殖技术中心。(2021-04-06 16:54:00)
标签:
生殖
持仓
港股
个股
变化
贵州茅台
年报
关联基金:
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
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QD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