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午后单边下行,创业板指领跌。盘面上,ST板块逆势走强,大金融股局部活跃。下跌方面,芯片股集体调整,CPO概念股震荡走低。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下跌。此外,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科技产业,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迎来机遇。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9311.7亿元,同比增长21.4%。往后看,AI和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有望进一步带动半导体需求复苏。(2024-11-14 14:49:00)
标签:
国产化
下跌
带动
市场
渗透率
我国
产业
-
伴随着自动驾驶赛道相关公司竞相IPO,明星公募基金经理开始将目光集体转向车载领域。明星基金经理频频调研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车载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市场正处于业绩真空期的环境有关,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当前策略是寻找同时有主题支撑又具有业绩拐点的新质生产力品种,随着电动汽车加速普及与自动驾驶概念升温,盈利能力迎来业绩拐点的车载领域成为又一个香饽饽。周志敏认为,在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企稳回升的带动下,上游相关半导体行业和元器件板块的景气也有希望延续,同时也期待软件和应用板块真正开花结果。国产化方向,传统信创替代,新兴人工智能行业的许多领域蕴含投资潜力,短期基本面好、同时长期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投资标的有望迎来更大机会。(2024-11-14 02:15:00)
标签:
公司
领域
经理
驾驶
调研
拐点
-
财联社11月9日讯A股高开低走,半导体ETF领涨市场。截至11月8日收盘,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领涨市场,最高涨近7%;新兴产业、大数据产业、高端设备等主题ETF也涨幅居前。“而半导体产业链中,最核心且最‘卡脖子’的就是上游设备领域,加上目前科技依然是国内政策最为鼓励的方向,半导体上游有望获得更多资金、政策支持,国产化逻辑仍是短期投资的重点。”该公司表示。(2024-11-09 12:41:00)
标签:
设备
主题
涨幅
产业
赎回
市场
关联基金:
广发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
-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三季度新能源板块在建工程环比剧降,同时锂电、光伏板块收入利润底部企稳,需求侧保持稳定,供给侧收缩,尽管不少环节依然面临供需失衡的现实,光伏、锂电、风电毛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但黎明的曙光已经出现。电力设备: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7、机制方面:电力市场机制推进不及预期;现货市场配套辅助服务、容量补偿、峰谷价差等不及预期;虚拟电厂、需求侧管理等新兴市场机制不及预期。(2024-11-07 08:08:00)
标签:
预期
风电
需求
电力设备
行业
原材
-
截至10月28日,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基金在三季度的持仓情况、规模变动以及基金经理的操作思路、后市观点等数据信息都随之曝光。尤其是在经历了前期的市场波动和“924”新政释放重磅利好之后,基金的调仓动向和行业配置更是备受关注。诺安创新驱动的基金经理左少逸、邓心怡也在三季报中表示,在投资策略和配置方向上依然坚持布局大科技的两个核心方向,一个是以半导体、信创为代表的软硬科技自立自强,一个是以AI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产业萌芽(2024-10-31 14:11:00)
标签:
科技
国产
国产化
板块
季报
科技股
-
作者: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计算机行业主管黄忠煌收入费用从“负剪刀差”到“正剪刀差”,计算机行业业绩拐点在即。2022年至2023年,计算机行业公司业绩表现不佳,主要因为2020年至2021年,行业迅速扩大,但同时受外部环境影响,收入不及预期,利润表中收入费用呈现“负剪刀差”效应。风险提示:底层软硬件迭代速度可能较慢,影响计算机行业产品拓展;计算机下游较多,部分下游可能受行业周期影响导致信息化投资不足。(2024-10-16 08:06:00)
标签:
行业
计算
需求
国产
剪刀差
软件
工业
-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特斯拉FSD入华,鲇鱼效应下智能驾驶行业发展将再加速。2019年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开启国产化,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化,带动本土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转型,培育了大量国产新能源汽车供应商事件简述:特斯拉9月5日在X平台上发布路线图,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推出全自动驾驶系统,但仍有待监管批准。(2024-09-10 07:54:00)
标签:
驾驶
行业
智能
-
华泰证券表示,国常会首次一次性核准5个核电项目,我国核电审批继续加速。继续看好全球核电政策共振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会。我们继续看好全球核电政策共振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会。设备方面,此次国常会核准10+1台机组均为国产化堆型,相关标的包括:三代核电核岛主设备供应商;四代高温气冷堆设备供应商(2024-08-21 07:29:00)
标签:
核电
共振
全球
产业链
政策
-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中国的核电发展边际正在改善。总量层面,2019年重启核电核准后,核准的机组数量逐渐增长,2022、2023年分别新增核准了10台机组,我们预计2024年核准数量仍将增加;技术层面,三代核电堆正在全面国产化替代,四代堆的研发引领世界核电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我国核电电源投资额与中国核电的资本开支均呈上升趋势,带动了我国核电设备行业规模增长。(2024-08-20 07:40:00)
标签:
核电
发展
我国
设备
世界
-
8月15日,A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随后涨幅回落。在距离收盘前,大资金又出手,指数持续回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94%,深成指涨0.71%,创业板指涨0.53%。华安基金表示,当前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AI带来的算力产业链也将持续受益,半导体行业处于复苏阶段,消费电子回暖,将推动半导体新一轮上升周期。(2024-08-16 13:29:00)
标签:
净流入
资金
回暖
港股
流出
-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年初以来,半导体及元器件周期整体进入上行通道,去库节奏相对落后的子板块也逐渐迎来周期触底。下半年,中金公司认为AI主线上,国产云端算力、端侧SoC、接口/运力芯片等行业均值得关注;国产化主线上,高阶CIS、高端模拟芯片等国产化率较低领域依然具备看点。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行业竞争加剧,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国产化进展不及预期,国内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2024-07-25 08:13:00)
标签:
国产
国产化
主线
周期
增长
预期
-
华西证券近日研报表示,当前时点,政策持续加码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国产算力迎发展机遇。同时运营商资本开支向算力倾斜,加大国产化算力占比。在万卡集群加速建设过程中,政府与运营商持续推动国产化比例提升,包括华为昇腾系列、以及以太网适配的国产算力厂商都在持续发力。重点关注国产AI芯片、交换机及交换机芯片、机柜内的高速互联、液冷应用等领域(2024-07-24 07:47:00)
标签:
国产
国产化
运营商
运营
建设
-
本周A股中报行情纵深推进,披露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次日,美力科技、惠伦晶体、鲍斯股份、欣旺达20CM涨停,海达尔30CM涨停,驰诚股份涨超26%,如意集团、浔兴股份、汇金通、台华新材、湘佳股份涨停国联证券许隽逸等人在7月16日的研报中表示,台华新材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重点布局的锦纶66纺丝及坯布、面料环节有望充分受益上游己二腈国产化浪潮。(2024-07-21 09:48:00)
标签:
净利
增长
净利润
股份
涨停
业绩
公司
报告期
-
7月17日消息,天风证券研报指出,科创半导体即将发布新主题指数,看好设备材料国产化进程,设计或迎“科特估”行情。上交所7月14日公告,将于2024年7月26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指数和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为市场提供更多科创板半导体产业投资标的。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带来的不可预测风险,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化风险。(2024-07-17 07:14:00)
标签:
指数
产业
有望
主题
上涨
发布
板块
-
“过去两到三年,市场的资金属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波动和短期博弈加强,估值体系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家在投资中需要重新适应,重新建立投资框架和体系。“所以我们后续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向:一是AI基础设施建设算力的国产化,二是AI发展起来后一些细分行业的应用场景。”赵诣总结。(2024-04-27 09:25:00)
标签:
企业
需求
行业
供需
方向
应用
投资
-
3月15日消息,银河证券研报指出,存储芯片赛道属于高成长强周期行业,现在当下时点是存储芯片赛道下一轮周期的新起点,在AI/国产化/需求复苏叠加数字经济对存力的需求不断抬升的背景下,看好国内存储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机遇。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存储类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IC设计厂商上游晶圆厂价格波动的风险;(2024-03-15 07:38:00)
标签:
需求
周期
赛道
风险
预期
行业
-
12月12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日,《二十五省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发布,公布首年采购需求量、首年意向采购量及分组情况。化学发光省际联盟集采落地在即,我们预计体外诊断国产替代步入快车道,最终中标价降幅较为温和,渠道劣势缩小前提下国产品牌有望持续受益。(2023-12-12 07:47:00)
标签:
采购
国产
品牌
意向
-
核心观点行业估值泡沫消化,配置价值凸显。人工智能板块行业指数10月涨跌幅为-4.00%。2023年年初至今上证综指下跌2.28%,沪深300下跌7.73%,创业板指数下跌16.13%,人工智能板块上涨28.12%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供应链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消费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2023-11-08 08:19:00)
标签:
风险
预期
智能
下跌
政策
人工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行业周期角度,海外大厂稼动控制下存储供需逐渐改善,主流存储价格23Q3起持续回暖,我们看好产业链公司23H2业绩底部复苏,及24全年持续改善。国内厂商主要布局利基存储设计或主流存储模组环节,23Q2大部分存储厂商毛利率已至近年低位,库存见顶,营收/出货量出现环比增长,部分厂商利润端环比改善。我们预计23H2随库存去化,需求逐步回归,未来行业细分龙头有望迎来业绩修复机会,看好国内存储产业链周期复苏叠加国产化趋势下的投资机遇。建议关注:1)存储模组;2)存储芯片设计;3)存储配套芯片。(2023-10-25 07:41:00)
标签:
库存
涨幅
价格
模组
需求
复苏
预计
-
中金公司研报预计,AI产业的快速增长有望拉动液冷数据中心较快发展,氟化液作为浸没式液冷的重要冷却介质,行业有望较快增长。而随着3M计划2025年底前退出生产与国内国产化进程推进,国内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已实现氟化液产业化的相关国内公司。下游需求增长缓慢,国内企业产业化进展缓慢,全球范围收紧所有PFAS生产等相关环保风险。(2023-10-23 07:13:00)
标签:
有望
数据中心
发展
相关
增长
产业
国产化
-
阶段性的底部正在形成,做好防守反击的准备。本周公布的Q3经济数据超预期,但市场对此反应平淡,上证指数调整并跌破重要心理关口。投资主题和个股推荐:高端装备/新材料/华为产业链/数字能源。1)高端装备:布局关键整机和零部件国产化,推荐半导体/能源装备;2)新材料:关键基础材料先行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看好具备产业化基础的半导体抛光液/特种气体(2023-10-23 08:11:00)
标签:
市场
高端
底部
推荐
装备
产业
预期
-
12日,银华基金四季度策略会举行。站在当前的市场位置,银华基金基金经理方建认为,后市或将主要靠科技成长来拉动,主要看好半导体国产化和AI相关落地方向。方建表示,半导体行业“重要且成熟”,周期非常强烈。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我们既要抓住它的国产化成长性机会,又要抓住它全球半导体周期性机会,两方面都要把握。(2023-10-12 14:04:00)
标签:
周期
国产化
国产
方向
成长
机会
-
中泰证券研报表示,OLED材料是少数国内有望“后来居上”的新材料。需求端:OLED显示技术商业化至今不足二十年,至今渗透率仍处在快速提升阶段,更大尺寸、更多场景对OLED材料需求更为多元;基于OLED与LCD发光原理的不同,LCD与OLED的上游材料大部分无法通用,因此OLED材料基本属于增量市场,空间广阔;全球显示面板产能向国内转移集聚,对国产OLED材料将产生更大需求。四、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专利技术法律风险;新显示技术进步超预期;信息更新不及时;统计数据不完整;测算偏差风险。(2023-10-10 07:06:00)
标签:
材料
需求
国产
显示
市场
发展
技术
渗透率
-
华为手机热卖,供应商加班赶订单消息一出,A股市场炒作产业链热情再度“昂扬”。9月28日,华为概念股刷屏涨停板,据choice数据,当日华为概念共出现12只个股涨停。其中创业板格林精密、联得装备、硕贝德20CM涨停。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搭载国产麒麟芯片的HUAWEI Mate60 Pro有望拉动消费电子需求并推动半导体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另外,该产品有望拉动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吸引用户升级换机,进而拉动整体消费电子产业的增长。(2023-10-01 06:55:00)
标签:
涨停
公司
科技
供应
消费
手机
-
9月22日,创投圈又迎来重磅消息。今日凌晨,知名美元基金纪源资本发布公开声明,表示将分拆为美国和亚洲两个独立部门,重组计划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末完成。“第一大变化是并不追求有多高的收益、但要严格控制风险,第二是要服务于本地产业的发展,同时承担更多招商引资的职能,这些都是投资机构需要面临的挑战。(2023-09-22 16:10:00)
标签:
投资
资本
投资机构
国产化
独立
机构
红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