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存续期内的预期收益型产品,银行目前正在有序压缩递减,防止过渡期结束后出现断崖效应。
近日,普益标准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末全市场银行理财规模相比年初略有下滑,而净值型产品的发行量和存续量均快速上升。此外,无论在规模、净值化转型还是理财子公司的设立上,银行理财都呈现出向头部集中的马太效应。
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共有50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产品数量约10.02万只,存续规模约28.97万亿,较年初的29.54万亿规模略有下降。
总体来说,各类银行的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四季度尤为明显。报告指出,多数银行的理财规模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与《资管新规》有关。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管新规主要从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保本理财与打破刚兑的监管理念不符,原本占据较大比例的保本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大幅压缩;二是资金池运作和期限错配被禁止,而标准化资产不能延续以往非标资产的高收益,对投资者吸引力减弱,因此原本投资非标的老产品到期后规模下降;三是2018年监管政策频出,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在等待配套监管细则出台的过程中处于观望状态,对新产品发行较为保守,所以规模增量受到抑制。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