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北京某私募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上市公司参与投资私募基金如火如荼。上市公司在发起设立/参与私募基金时应当特别注意,对私募基金管理人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弄清楚私募基金的管理模式,准确识别关联方关系、确定是否有其他公司相关利益方参与、正确处理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在资管新规落地后,私募行业发展也迎来了“又一春”。在私募行业蓬勃发展之际,嗅觉灵敏的上市公司难免也想分一杯羹。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38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参与投资的基金获得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此外,拟参与发起设立私募基金的上市公司也在40家左右。除此之外,还有5家上市公司公告称旗下公司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加之17家认购私募理财的上市公司,年内“试水”私募基金的上市公司数量当有百余家之多。
不过,一分收益,一分风险。《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去年个别上市公司也因私募基金相关问题而被出具“非标”意见。据北京某私募业内人士介绍,上市公司应特别注意判断参与私募基金对公司经营的影响,而对于个别上市公司意图利用私募基金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进行不正当交易,也切莫心存侥幸。
6月22日晚间,上市公司拉芳家化公告称,公司出资4700万元与品观科技、华熙基金共同发起设立的珠海拉芳品观华熙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已在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手续,管理人为华熙基金。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