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抱团”是去年资本市场的热词,2020年延续了2019年的结构性牛市,并使得A股市场某些热门板块(所谓好赛道)的整体估值水平大幅提升,某些个股被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普遍且集中持有,甚至随着估值水平大幅上升,仓位不减反增。然而,今年节后这类股票出现了大幅下跌,“抱团”出现松动甚至瓦解现象。故李迅雷认为,在公募及私募基金发行产品和入市投资时,需要给予一定的规则约束,进一步优化基金业绩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以尽可能保护基民的利益。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30只北交所主题基金29只赚钱 最高收益率达90.63%!多只基金火爆到限购
“抱团”是去年资本市场的热词,2020年延续了2019年的结构性牛市,并使得A股市场某些热门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大幅提升,某些个股被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普遍且集中持有,甚至随着估值水平大幅上升,仓位不减反增。然而,今年节后这类股票出现了大幅下跌,“抱团”出现松动甚至瓦解现象。如今A股市场已经经历了两个月的调整,其中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在全球各类资产价格走势中表现处在后20%的行列。为此,中泰证券研究所总量团队的周末讨论会,回看近一年来市场投资者持股集中度不断提升到“松绑”这一过程,各抒己见,解释“抱团”现象,深度探讨未来的“抱团”趋势或“抱团”模式。
“抱团”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探讨
中泰金融工程首席唐军认为,“抱团”现象源于“正反馈”,“抱团”松动不会引起市场急跌。“抱团”行情始于新冠疫情下全球货币极度宽松和市场避险情绪强烈,资金涌向核心资产,使得核心资产价格上涨。然后由于核心资产表现抢眼,广大股民、基民等投资者通过各种投资途径继续追捧核心资产,进一步推动核心资产价格,如此“正反馈”的循环使得抱团核心资产的现象达到比较极致的状态。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