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与其纠结基金能不能回本,纠结要不要割肉,不如回头看看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当时成立的314只基金中,截至2021年3月4日,只有14只基金未能回本,95.5%的基金已超越当时的高点,期间的表现最突出的基金净值涨幅超过4倍。养基也需要良好的心态,只要中国经济趋势不变,养基都是一件值得长期去做的事。
ETF今日收评 | 游戏动漫ETF、港股央企红利50ETF等涨超1%,半导体相关ETF跌幅居前
在直销渠道购买可享“0申购费、0赎回费” 多只热门指数基金增设I份额
首批10只中证A500ETF规模达1150亿元 20只场外基金募资近800亿
行情来了还亏着 7只百亿基金仍亏超30% 也有百亿基金创下历史新高
牛年开市以来,机构“抱团股”开始松动,贵州茅台重回2000元附近,过去风光无限的“茅股”成为重灾区。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2021年已诞生了58只日光基,其中7只为债券方向,51只为权益类基金。牛年11个交易日,之前几乎全部浮盈的日光基在此期间全线变脸,尤其是权益类基金接连跨进“9毛”队伍,最低的工银瑞信中证沪港深互联网50的单位净值已不足“9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曾经火爆的赚钱效应,再度掀起了“养基”热浪,也裹挟着太多像王珊这样的“基金小白”。上述情况为这些“基金小白”上了一堂风险实践课。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2021年火爆的新基金市场,共诞生了58只日光基。就类型上看,只有3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和4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其余51只均为权益类基金。而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全年日光基数量只有14只,当年前两个月只有易方达研究精选1只日光基出现。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