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了解,和市场上分级债基杠杆份额普遍存在的3-5年封闭期不同,信诚岁岁添金首创每年定期开放新模式,这样在封闭运作提高收益率的同时,更具流动性优势,且岁岁添金份额不上市交易,有效避免折价风险。
两只利率债基金大卖!
重点布局权益类产品 今年以来新发基金规模破万亿元
“公奔私”!又有多位老将出手了
正在发行的信诚添金分级债基B份额——信诚岁岁添金将于12月3日结束发行。该基金从11月28日起开始发行,发行期仅为6天,最低认购金额为5万元,首募上限为15亿,如超过上限,将实行末日比例配售。投资者可在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和券商渠道购买。
又有明星基金经理升任高管。9月22日晚间,财通基金公告,金梓才新任该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任职日期为9月22日。他认为市场可能会在未来某个点上突然反转,但这种反转不一定是基本面驱动的,更可能是受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变化的驱动,类似于2019年第一阶段。(2023-09-23 00:00:00)
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最赚钱基金也随之揭晓,QDII基金成为主力军。数据显示,二季度收益率超过20%的基金有27只,其中,QDII基金占据多数;同时,从公募基金收益率排行榜前十名来看,QDII基金占据了九个席位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份公募基金收益率排行榜单中,除了多只QDII基金跻身其中外,还有多只非QDII商品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也表现不错。数据显示,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建信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期货ETF和国投瑞银白银期货等产品,月内收益率也保持在榜单前列。(2023-07-25 00:08:00)
伴随着市场震荡,公募基金行业“新陈代谢”有所加速。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清盘数量已有118只,多数为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田利辉表示,市场上出现数量庞大的“迷你基金”,与资本市场走势、基金产品同质化、基金公司管理等因素都有关。(2023-06-14 02:04:00)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做出保证。(2023-06-01 00:00:00)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974只,总发行份额接近万亿份。其中,11月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突破1000亿份,新成立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达755.80亿份,创下2015年6月以来的新高在此次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的发售中,银行渠道明显发力,成为这波发行潮中的主力军。业内人士认为,被动指数产品成为未来权益市场主力军已是大势所趋,代销渠道也需要顺应新形势(2024-11-15 05:39:00)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11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达755.80亿份,创下近几年来的新高。从历史上单月数据来看,仅2015年6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的发行份额高于本月。业内人士认为,被动指数产品成为未来权益市场的主力军已是大势所趋,过往被动产品主要受到券商青睐,随着在此次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的发行中银行渠道的发力,未来的发行格局或将产生新的变化。(2024-11-14 15:40:00)
近期,随着股市回暖,私募产品发行升温明显。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8月私募备案新规实施以来,发行量已呈现逐月增长势头,8月~10月累计备案产品数量近千只,其中股票策略最受投资者青睐盈峰资本表示,展望来看,考虑财政部10万亿化债方案政策落地,预计增量政策或将持续推动市场震荡向上,建议均衡配置成长和价值板块。(2024-11-14 02:08:00)
“冰火两重天”,ETF市场分化加剧今年以来,随着ETF市场持续扩容,诞生了不少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巨无霸”产品。不过在发行市场持续火热、多只产品提前结募的同时,ETF市场分化正在加剧,年内清算的ETF产品数同比增长31%。在市场方面,王铁牛认为,基金管理人既要关注新发的ETF产品,也要关注存量ETF产品的持续运维和服务。此外,对于新发ETF产品,不仅要关注短期行业和市场热点,也要从当前估值优势、未来趋势发展等相对长期维度考量ETF产品的布局。(2024-11-14 07:50:00)
随着股市回暖,固收+基金净值也在反弹,有基金在近一个月半月内涨幅超35%。在此背景下,公募机构布局固收+基金的意愿也正在增强。不过,也有一资深债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双基金经理配置也存在一些弊端。他称,“我目前管理的‘固收+’基金就没有多配置一名股票基金经理。(2024-11-12 14:42:00)
10月债基发行遇冷,新发数量和规模均降至今年以来新低。存量债基也面临较大赎回压力,规模大幅缩水,不少债基在5000万元的清盘线下“挣扎”。未来债基的配置价值如何?“从投资者持有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权益基金,债基一个明显特征是波动小,择时的难度和必要性相对较低。(2024-11-11 01:34:00)
随着权益市场的升温,资金也在快速腾挪,股债跷跷板效应开始显现。10月以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超过580亿元,新发权益类基金诞生多只“30亿爆款基”。除了债券基金以外,部分跨境ETF也遭遇赎回。据Choice测算,自10月以来,截至11月5日,大成纳斯达克100ETF、招商纳斯达克100ETF净赎回额均超过5亿元。(2024-11-07 01:31:00)
又有私募出手自购了!11月6日,思睿集团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和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信心,以及与投资者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原则,公司旗下私募管理人海南思瑞及员工已于近期申购自有产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产品主要投向国内权益和债券市场。此前林园投资曾在2023年10月16日发布跟投公告称,基于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看好以及对旗下基金产品的充分信心,即日起公司或实控人林园本人将跟投公司旗下所有产品新增净申购额的20%,之后公司又在同年11月29日公告表示该部分跟投份额公司及实控人林园承诺永远不主动赎回。(2024-11-07 0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