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权益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年内可转债市场表现整体稳定,被不少投资者视为最后的“避风港”。但是近期可转债行情持续下行,最后的“避风港”也翻起波涛。明明则认为,次债市调整与2022年11月和2020年5月所处的宏观背景不同,虽然政策不断超预期出台,但市场还在观察后续政策的效果,且理财的抗风险能力相较于以往有所增加。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多家百亿元级私募机构“开门迎客” 增量资金正在路上
ETF今日收评 | 电信ETF基金涨超4%,医药ETF沪港深跌超3%
“固收+”业绩反弹 公募加大布局 近期多见新发基金“双基金经理”配置
在权益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年内可转债市场表现整体稳定,被不少投资者视为最后的“避风港”。但是近期可转债行情持续下行,最后的“避风港”也翻起波涛。
多位市场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期可转债市场回调的原因复杂,股市、债市的低迷都压抑了可转债上涨的空间。同时,个券强赎、闪崩等与市场低迷的情绪相互强化,进一步压低了市场的做多意愿。
“可转债抗风险的属性仍然较强,但是股市、债市等市场下行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明显,在全市场回报率都偏低的背景下,可转债也许很难独善其身。”上海一位机构投资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避风港”遭遇风波
可转债是今年市场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之一。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涨幅一度超过5%,即便是近期可转债市场持续回调,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涨幅也有2.07%,远远跑赢主要股指。因此,很多投资者把可转债当作股市低迷环境下的“避风港”。 ... 网页链接